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李正润、李汉晟报道:在信丰县万隆乡万隆村马子石小组,有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他用自己一首首工整遒劲的粉笔字书写格律式押韵“劝世文”,仿若一首首立意深邃的励志诗,让人称赞有加。
老人名叫温才贞,1931年出生,八岁时,父亲去世,他寄住在伯母家,放牛的东家带他学徒做糕饼。早年家境贫寒的温才贞从未进过学堂,偶然的某一天,他在书上看到一首诗歌,心生欢喜,从那后,他开始自学,日积月累识得了不少字,并爱上了看书写字。这一坚持,就是八十多年,他已能背熟书写出许多古词文。虽已90岁高龄,老人耳不聋、眼不花、腰不弯,身体十分硬朗。
近几年来,只要天气晴好,他就会拿着粉笔,来到离家不远的S454省道一处水泥桥上,以桥栏的护壁为“纸”,写上一首首“劝世文”,如:“为人在世要孝敬,莫让老人受苦情,须知人人都会老,孝心二字重千金……”。温才贞用工整的粉笔字书写格律式押韵“劝世文”,仿若一首首立意深邃的励志诗,让当地村民及过往行人称赞有加。
在温才贞的家中,其门板上还书写有《十里亭》《千世文》和《弟子规》《增广贤文》等,以此来教诲后辈,要传承孝道,积德行善。
温才贞老人说:“七八年内,心里舒服,身体好,我就一直做这个为人做好事,我就学古文,诗句,我都喜欢,我走到哪里,就要写到哪里,每个人见到都很喜欢。”
据了解,老人生育了四儿两女,每个儿女的出生年月,他至今熟记在心。去年冬,其老伴去世后,喜欢清静的温才贞不愿随儿女们居住,独自住在村中的老宅里。年岁这么大,可老人闲不住,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还自己种菜,有时到屋场的后山上捡柴火,生活起居不需要儿女们操心。平时老人还十分关心国家时事,涉及医疗、养老等重大政策,他会用笔摘录下来,可谓“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
温才贞说,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所以,他希望自己所写的“劝世文”能拍摄成录像并刻成光盘,教育后人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为国家和社会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不要让人生留下遗憾。
“今后我要继续传播,写好来,为大家看一下,留好事。我去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为了我爱好的,为了所有人好,要看得懂,我一生就是这样。”温才贞老人说。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