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做好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和疫情防控工作,强调要从严从紧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头等大事。赣州各地在开学时,疫情防控工作做得如何呢?
9月1日,大江网/赣州头条记者兵分多路,通过深入采访了解到,赣州各大学校开展了疫情防控演练、准备了充足的防疫物资,并且开学后将继续严格落实各项防疫制度,为确保秋季开学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规范有序提供了坚实保障,让家长放心、学生安心。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学生们见证了不平凡的中国战“疫”,并努力争取自己的“防疫+学业”双赢。
策划:郭家凌
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排查消杀,上好开学防疫“第一课”
9月1日上午,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门口,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戴好口罩有序地扫码、测量体温,进入校园。
为做好新学期疫情防控工作,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从暑期便开始组织人员,对所有在籍教师、学生及家长进行统一排查,了解他们是否去过中、高风险地区,是否做好了隔离健康监测措施。
此外,学校还对校园学生活动区域进行了消毒,并准备了充足的防疫物资,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校园。同时,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采取小学、初中、高中各学部错峰到校,错峰下课措施。教室内准备了口罩、额温枪等防疫物资,进教室前组织学生测温,及时上报数据,小学生下午进教室还需二次测温。
赣州三江技工学校:分批开学 一人一码进入学校
“戴好口罩,主动测量体温,拿出手机扫码进入学校。”在赣州三江技工学校大门,学生们有序的测量体温,扫码进入学校。
记者在现场看到,江西赣州三江技工学校在校门口安排了工作人测量体温,对行李进行消杀,提醒学生戴好口罩。为减少人流聚集,赣州三江技工学校进行了分批报名,三个校区的学生分别在不同的时间节点报名。
据校长黄远胜介绍,为了做好新学期的疫情防控工作,早在暑假期间,学校便组织了相关人员对所有教职工、学生以及家长进行了逐一排查,并了解他们暑假的行动轨迹。安排了后勤人员对学校各处进行了全面的消杀,确保学生拥有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学校还准备了充足的防疫物质,组织师生开展防控应急演练,实行线上填报信息。
开学后,要求所有学生一天三次测量体温,上课时打开门窗进行通风,分批次就餐。另外,在各班级配有额温枪、酒精、口罩等防疫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9月1日上午,赣州市红旗大道第二小学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佩戴口罩依次通过测温区后进入校园。
瑞金交警:站好护学岗上好“开学第一课”
9月1日,秋季开学第一天,瑞金市公安局交管大队城区中队民辅警分赴各学校,开展护学护岗,维护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确保学生出行安全。
民警以“知危险、乐成长”为主题,通过宣传展板讲解、交通安全宣讲课、交通安全知识问答等方式,结合学生步行、骑车、乘车上下学实际,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交通安全课。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平平安安上学,高高兴兴回家。
文清路小学(豪德校区):备好疫情防控物资 分班级入校
9月1日,在文清路小学(豪德校区)门口,记者看到,校门口车水马龙,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背着书包,排成一列队伍,分班级进行报到,整齐有序地通过测温点进入校园。
校门口,老师、学校工作人员、高年级学生、家长志愿者们都在维持着秩序,并提醒学生佩戴好口罩;此外,学校还准备了洗手液、消毒液、体温计等防疫物品。
赣州黄金实验小学:间隔测体温、学生有序入校园
“滴、滴、滴”9月1日,赣州市黄金实验小学1500名学生正有序通过体温检测区进入校园。
校门口地上贴上了许多间隔一米的标识,学生们有序站在标识区,等待体温检测通过后进入校园。“我们设立了标识区、体温检测区等区域,切实做好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学生们佩戴好口罩,有序通过体温检测后方可进入校园。”赣州市黄金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说道。
大公路第一小学:疫情无小事,安全记心间
9月1日,大公路第一小学在校门口安排工作人员测量体温,提醒同学戴好口罩,督促家长扫码,将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校门入口处还准备口罩、消毒液、额温枪等防疫物品。
据了解,为做好2021年秋季开学工作,赣州市大公路第一小学提早谋划,周密部署,开展了秋季开学疫情防控演练,确保秋季开学安全有序。
赣县区白石中心小学:严把“防疫关”,开心入校园
赣县区白石中心小学,学生们正有序地进入校园晨检、测量体温,并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班级,进行报名工作。
为确保学生的健康,赣县白石中心小学对学校食堂、宿舍、教室等学生活动区域进行全面的消杀,力求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疫情面前无小事,学校全面落实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建立了完善的联防联控机制,严格抓实日常疫情防控管理措施,将疫情防控常态化,为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记者钟冬梅、廖云萍、谢京、方宣鸣)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