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
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
《赣州市惠企政策兑现
“线上一网线下一窗”改革工作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按照“大湾区能做的
我们也要能做到”的要求
明确了工作目标
01
总体目标
在全市推行惠企政策兑现“线上一网线下一窗”改革,依托“赣服通赣州分厅”建设“亲清赣商”惠企政策兑现平台,在市、县以及开发区政务大厅设立线下“惠企政策兑现专窗”,将分散于各部门的惠企政策实行集中兑现管理,各部门不得在专窗或平台以外受理惠企政策兑现申请。全面梳理惠企政策,再造兑现流程,实现全市惠企政策“一网查询、一窗受理、一站兑付”,不断激发经营主体创新活力,增强企业获得感,打响“干就赣好”品牌,营造比肩大湾区的营商环境。
02
具体目标
2021年12月底前完成“亲清赣商”惠企政策兑现平台(一期)建设,市、县以及国家级开发区政务服大厅全面设立“惠企政策兑现专窗”。力争20项以上市级惠企政策兑现实现“线上兑付”,高频政策兑现事项进驻政务大厅,实现“一窗兑付”。2022年6月底前,县级高频政策兑现事项接入市“亲清赣商”惠企政策兑现平台,市、县以及国家级开发区上架兑现事项50项以上。2022年底完成平台优化升级,基本构建“线上一网线下一窗”政策兑现服务体系。
《方案》明确
将市、县及国家级开发区
出台支持企业发展的
各类资金补贴、补助、奖励等
政策兑现,
均纳入“线上一网线下一窗”
改革实施范围。
工作任务
01
梳理惠企政策清单
按照“谁制定、谁更新、谁负责”的原则,由政策主管部门对市本级本系统现行有效的惠企政策进行优化更新,对标大湾区逐项制定标准化《办事指南》,明确惠企政策的设立依据、享受对象、兑现方式和流程、时限等要素,于12月10日前上传至“亲清赣商”惠企政策兑现平台。市发改委、市行政审批局、市财政局牵头对市本级惠企政策进行梳理汇总,制定惠企政策目录清单,并建立“惠企政策”归口管理和动态调整机制。各县(市、区)及国家级开发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快县区惠企政策梳理上线,2022年6月底前接入市级平台。〔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各政策主管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完成时限:市级2021年12月31日,县(市、区)2022年6月30日〕
02
精简申报兑现流程
按照“线上一网线下一窗”改革的要求,分成“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承诺兑现”三种兑现方式,以兑现条件定量化、指标化、标准化为目标,精简申报环节、材料和时限,建立惠企政策从主管部门直达企业绿色通道。
1.免申即享。
对企业登记即享、落户即享、入规即享、上市即享、达标即享以及国家、省级认定等“白名单类”政策兑现事项,实行“免申即享”。由各主管部门制定工作流程,将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单、账户及兑付金额等通过平台推送市行政审批局,市行政审批局1个工作日内兑付至企业。
兑付流程:各主管部门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将企业名单、账户及兑付金额推送至市行政审批局→市行政审批局1个工作日内兑付资金并通知企业。
2.即申即享。对符合资格的定补类等简易类政策兑现事项,实行“即申即享”。由各主管部门制定详细办事指南并公开发布,企业按办事指南在工作日内向专窗或平台申请,各主管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审批,提出兑付意见(包括企业名单、账户及兑付金额等),并推送至市行政审批局,市行政审批局1个工作日内兑付至企业。
兑付流程:企业向专窗或平台提交资料→各主管部门审批,并将企业名单、账户及兑付金额推送至市行政审批局→市行政审批局1个工作日内兑付资金并通知企业。
3.承诺兑现。对需各主管部门评估评审或现场勘查的政策兑现事项,实行“承诺兑现”。由各主管部门制定详细办事指南并公开发布,企业按办事指南向专窗或平台申请后,各主管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开展评估评审或现场勘查,出具审批结果,提出兑付意见(包括企业名单、账户及兑付金额等),并推送至市行政审批局,市行政审批局1个工作日内兑付至企业。审核不通过的,各主管部门须明确告知原因并进行政策解释。
兑付流程:企业向专窗或平台提交资料→各主管部门开展评估评审或现场勘查→各主管部门审批,并将企业名单、账户及兑付金额推送至市行政审批局→市行政审批局1个工作日内兑付资金并通知企业。
〔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财政局、各政策主管部门;完成时限:2021年12月31日〕
03
构建政策兑现平台
1.建设“亲清赣商”惠企政策兑现平台。按照“市级统建、市县共用”模式,依托“赣服通赣州分厅”,搭建“亲清赣商”惠企政策兑现平台,打通各部门自有兑现系统,强化惠企政策兑现涉及的相关部门数据、社会数据和经济数据的汇集共享。对接“赣政通赣州分厅”,提供政策精准推送、政策申报审批、办事进度查询、惠企资金兑付、企业诉求回应、企业“好差评”等功能服务,实现惠企政策全流程“一网通办”,打通政策兑现“最难一公里”。各县(市、区)及国家级开发区惠企政策事项要接入市级平台,实现全市统一平台收件、兑付。〔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各政策主管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完成时限:市级2021年12月31日,县(市、区)2022年6月30日〕
2.设立惠企政策兑现线下专窗。在市、县以及开发区政务大厅设立“惠企政策兑现专窗”,专人负责惠企政策集中受理、转办及兑现等工作,对暂不能实现全流程“一网通办”的惠企政策实行“窗口统一受理、部门内部流转、限时兑现到位”。相关政策主管部门按计划派人进驻专窗集中办公,负责本部门惠企政策的集中时段受理、审批及兑现。〔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责任单位:各政策主管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完成时限:2021年11月30日〕
3.完善政策兑现转办系统。打通“亲清赣商”惠企政策兑现平台与各政策主管部门惠企政策业务受理系统通道,推行“前店后厂”政策兑现模式,企业通过“赣服通赣州分厅”进入“亲清赣商”平台申请,系统受理后自动转派至部门业务系统审批,部门将办理结果直接推送市行政审批局,由市行政审批局统一兑付。〔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责任单位:各政策主管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完成时限:2021年12月31日〕
04
建立资金兑付机制。
市、县及国家级开发区分别建立资金兑付机制。各政策主管部门科学编制经费预算,市财政局每年将政策主管部门涉及市本级惠企政策相关资金纳入年度预算,并将本级预算指标归集调整至市行政审批局。市财政局制定市本级惠企政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市行政审批局在各政策主管部门推送审批结果后兑付资金。市财政局、市行政审批局、各政策主管部门对惠企兑付资金进行清算。惠企政策涉及市、县分担兑现资金的,由市、县两级按分担比例分别兑付。各县(市、区)及国家级开发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县区惠企政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升惠企政策兑现效率。〔牵头单位: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各政策主管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完成时限:市级2021年12月31日,县(市、区)2022年6月30日〕
05
总结优化提升。
根据惠企政策兑现“线上一网线下一窗”改革实施及平台运行情况,及时总结分析,进一步优化平台功能设置、业务流程和对接融合。广泛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营商环境监督员,现场体验惠企政策“线上一网线下一窗”兑现改革成果。〔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责任单位:各政策主管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完成时限:2022年6月30日〕
《方案》明确
各县(市、区)及国家级开发区要参照本方案,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将县区惠企政策事项于2022年6月底前接入市级平台。章贡区、赣县区、南康区、信丰县、兴国县、龙南市、赣州经开区要先行先试启动惠企政策兑现“线上一网线下一窗”改革,市县同步实现改革目标。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