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刘娟、张凯帆、肖秀节报道:“看着这一棚棚的螺丝椒,我心里可甜了”,信丰县小江镇新庄村纪检委员赖石全感慨道,“要知道大半年前这里还是一块荒地哩,都没什么人来这里,更别说种菜了。现在可好了,有了蔬菜基地,种上了螺丝椒,荒地变成黄金地!”他一边采摘一遍装包,脸上露出笑容。
走进该基地蔬菜大棚,绿油油的辣椒苗比人还高,一只只漂亮的辣椒挂满枝头,呈现出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近日,村民们正在忙着采摘、分拣、装箱、过磅……脸上笑容满满,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该基地是信丰县2021年第一批新建竣工最快的蔬菜基地,由新庄村、莲青村、下围村、中兴村、排高村等五个村抱团发展,整合资金、土地、人才、市场等资源优势,参与投资建设、管理运营和及分红。小江镇纪委充分发挥村级纪检委员的作用,安排这五个村的纪检委员,肩负监督蔬菜基地生产过程中的监督责任,发挥好“三员”作用,助力该基地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竣工、当年运营、当年收益”。
发挥监督作用,当好“监督员”。村级纪检委员从项目开工伊始就主动跟进监督,蔬菜基地建设管理的全过程都有他们的身影。基地建设期间,每天都有12个班组40多工人在现场施工,村纪检委员们不仅为施工人员安装了打卡机,而且他们做好分工,分别监督大棚搭建、水利设施、供电和道路建设等方面,做到专人专项。监督施工班组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和大棚建设的进度。
加强政策宣传,当好“宣传员”。尽管有了18个蔬菜大棚,但是大棚没“主人”。村级纪检委员们一方面积极进组入户宣传惠农惠民政策,鼓励村民领棚种菜,一方面收集他们对蔬菜基地的要求和意见建议,并及时进行反馈,真正确保上级政策在村级层面的落地生根。巩固和发动菜农认领大棚,确保大棚有“主”,不仅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也为村民发展生产做了示范带动,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形成了良性互动和双赢局面。
贴心服务农户,当好“服务员”。针对农户反映的缺乏农作物种植技术指导的问题,村级纪检委员将此问题反馈镇政府,邀请县蔬菜办技术员到田间地头为菜农培训当季大棚管理技巧、预防病虫害问题和棚内温湿度管理等,并给农户们送上《农业培训指导》等实用书籍共18类386余册。针对农户担心的销售难问题,村级纪检委员随即将这一情况反馈给职能部门,并建议职能部门加大商超对接、助农信息发布力度,进一步畅通“菜园子”直通“菜篮子”的渠道,让农户没有后顾之忧。
监督下沉,发挥“三员”作用,助力村集体经济做强、群众增收。正在摘辣椒的村民林三英笑着说:“不用漂泊外地,在基地打零工一年的纯收入大概也会有5000来块,关键是能照顾好老人孩子,算起来还更划算!”56岁的脱贫户刘八妹增加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该基地带动了5个村的脱贫户增收。除提供大量务工就业机会外,土地流转增收惠及146户,村集体入股收益有效地壮大村集体经济,预计每个村今年村集体能增加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上。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