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运今起拉开大幕,至2月25日结束,共计40天。1月16日,记者从南铁赣州车务段、赣州汽车客运站、赣州黄金机场了解到,铁路、公路、民航将在坚持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科学安排运力,优化服务举措,为广大旅客营造“平安、有序、温馨”的春运旅途。
铁路:赣深兴泉春运首秀
今年春运,南铁预计发送旅客2148万人次,日均53.7万人次,预计客流最高峰日为2月7日(农历正月初七),当日预计发送旅客105万人次。
春运期间,赣州车务段客流主要以管内短途方向为主。为方便旅客出行,南铁加开旅客列车175.5对,其中长途列车156对,短途列车19.5对。同时,将根据不同时间段的客流情况,精准实施“一日一图”,并采取加挂、重联等方式,动态增加运力,全力满足旅客春运出行需求。
今年春运,南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要求,与当地防疫部门建立互联互通机制,根据防控需要,动态调整车站进出站旅客走行线路,严格按照进京人员相关防疫规定,对进京旅客开展自助电子体温检测,查验进出站乘车人员健康码,为冬奥会顺利开展筑牢安全运输屏障。赣州火车站、赣州西站出站口已安装了“智能防疫闸机”,旅客凭身份证仅需3秒钟即可同步完成车票和健康码查验,缩短旅客排队等候时间,降低聚集性风险,也将进一步方便老年旅客和脱网人群的出行。
今年春运,去年年底开通的赣深高铁实行满图运行,日均开行列车52对,极大方便返乡人员出行。另外,兴泉、赣深高铁等新线将迎来春运首秀。兴泉铁路全线实施“验检合一”,减少了旅客进站单独验证环节。另外,南铁管内75个车站实施安检模块化应用提升,提高验证安检通行速度,进一步压缩旅客排队等候时间。便捷换乘车站由原来的20个增加至22个,进一步方便旅客乘车。
公路:适时增开班次应对客流
今年春运,赣州汽车客运站客流仍然持续往年的特点,节前多为外地返乡旅客。对此,该站已备足运力,并将根据客源情况不断增开宁都、石城、会昌、兴国、于都、信丰、大余等县际班次,保障旅客回家之路顺畅;节后,将根据旅客需求适时增开省内新余、宜春、萍乡及省际至广州、深圳、东莞等地班次,以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旅客可关注“新世纪赣州客运站”或“赣州快车”微信公众号,随时查看班次信息并购票。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春运期间,我市气候条件偏差,该站已做好了充分防范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准备,坚持做好车辆安全例检,提前准备应急救援等物资设备,为车辆配备防滑链,提前落实好应急运力。
由于当前疫情反复,赣州客运站将持续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引导旅客增强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做好个人健康防护。春运期间,随着客流增多,该站特别提醒各位旅客,一定要携带好身份证,提前购票,准时进站。购票后提前30分钟到达车站。如果携带了免票儿童,购票时需及时申报,以免造成车辆超载耽误行程。为了减少取票的环节,旅客通过微信公众号、携程网、出行365、巴士管家等线上购买的车票可凭电子票或身份证直接检票上车,无须换取纸质车票。
民航:赣州至上海每日5班
春运期间,为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助力广大旅客顺畅出行,赣州黄金机场积极联系航空公司,提前制定春运航班加班计划。1月17日至2月28日,赣州至上海航班新增2班,达到每日5班。飞往北京的航班为每日3班。据初步预测,今年春运的出行高峰将出现在1月24日至1月31日间,春节期间客流将呈现单向性,返程客流高峰预计将出现在2月7日前后,随后将趋于平稳。
赣州黄金机场特别提醒广大旅客,所有进入赣州黄金机场航站楼的人员(包括搭乘航班出港旅客和送行、接机人员),必须在航站楼入口处刷身份证或赣通码查验健康码,并接受体温检测。疫情动态发展,部分航司会在值机柜台或登机口加验核酸,建议旅客提前准备好核酸采样信息或跟所乘坐的航空公司确认。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出发至北京的旅客,除了必须在航站楼入口处刷身份证查验健康码,进行体温检测,还需在过安检时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北京健康宝”绿码。
由赣州前往海口、三亚的旅客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登机。另外,根据赣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从省外来(返)赣州人员必须在抵达赣州后24小时内主动开展一次核酸检测。赣州黄金机场在航站楼大厅6号门设置核酸检测点,免费为到达旅客进行核酸检测。
疫情防控期间,个人防护用品如医用口罩、N95口罩、护目镜、普通防护服等携带乘机没有限制,可随身携带上飞机。过氧化氢、过氧乙酸、84消毒液、消毒泡腾片和漂白粉等,都属于航空运输危险品,既不能托运,也不能随身携带。(廖国胜 张晓 钟一晗 记者余书福)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