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黄成慧报道:为更好地宣传“童伴妈妈”项目,增进上犹县项目办与童伴妈妈和童伴妈妈们之间的关系,近日,上犹县项目办组织十个村童伴妈妈及儿童在广田村童伴之家参加童伴妈妈团建主题活动。
活动设有“雨点变奏曲”、“千里传珠”、“蒙眼障碍走接力”“母鸡下蛋”等游戏。开场游戏“雨点变奏曲”来热热身,考验大家的应变能力。童伴妈妈和孩子们一起来参与“千里传珠”游戏,团队协作加上领者的指挥才能取胜。“蒙眼障碍走接力”让孩子充当童伴妈妈的引路人,带着童伴妈妈轻松绕过障碍物取得胜利。“母鸡下蛋”游戏在孩子们蹦跳自如中一个个“鸡蛋”滑落地面。童伴妈妈团体跳绳活动考验各童伴妈妈的耐力和体力,活动规则为连卡三次自动出局,剩下最后三名为获胜者。
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清理活动现场之后,全体童伴妈妈与孩子合影留念。
2018年,上犹县启动童伴妈妈项目以来,项目关爱儿童6000余人,童伴妈妈解决或协助解决儿童基本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需求130多例,“童伴之家”开放2.3万余小时,儿童参与项目活动1万余人次,累计参与家长0.5万人次,电话家访3200余人次,入户走访儿童1.3万余人次。
童伴之家 孩子们的温暖“港湾”
走进童伴之家,室内环境干净整洁,玩具、绘画用品、书籍等一应俱全,墙上还张贴着安全制度、工作准则以及孩子们的手工作品,安全规范中不失温馨和童趣。
体育竞技、元宵猜灯谜、中秋亲子聚、庆国庆升国旗、做手工包;迎元旦、冬至包水饺......在“童伴妈妈”的陪伴下,每次主题活动课,小朋友们都非常开心。
童伴妈妈 留守儿童的好伙伴
“童伴妈妈”赖秀珍在营前镇石溪村服务,村里的孩子都亲切地称她为“赖妈妈”。经上户调查发现,小强(化名)今年12岁,父亲为精神病四级残疾,母亲残疾,爷爷奶奶年岁已高,没有劳动能力,全家靠低保和父亲的残疾生活补贴维持生计。针对小强的家庭情况,赖秀珍向县项目办反映,了解了相关儿童福利政策,准备协助孩子妈妈到县医院做残疾鉴定,准备为小强申请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
经济上有了着落,心理上的慰藉同样重要。小涛(化名)有厌学情绪,已有好长一段时间没去学校了,赖秀珍经常到小涛家上门家访,询问小涛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他的想法,并送去一些小礼品。“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让他再次走进学校,学好文化”赖秀珍坚定地说。小涛起初极为抗拒,不理不睬,慢慢地开始敞开心扉,两人之间也多了许多“悄悄话”。
目前,上犹县共有10位像赖秀珍一样始终致力于解决儿童问题、满足儿童需求的“童伴妈妈”,她们以村儿童之家为活动阵地,县各部门组成的项目办为纽带,以儿童福利政策为支撑点,链接多方资源,共同守护孩子们的成长天空。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