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刘美玲报道:今年以来,赣州市市场监管系统将食品安全作为市场监管首要职责,坚持严的主基调,严要求、强化组织领导,严标准、强化重点突破,严措施、强化机制建设,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努力打造新时代食品安全监管“第一等”工作。
严要求、重协调,强化组织领导
赣州市市场监管局将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起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市局主要领导坚持“一线工作法”,两次专题听取了食品安全工作汇报,研究首要职责落实和食安城市创建工作;先后深入赣州市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地调研解决实际问题;主持食品案件核审会议,以普通执法人员视角“走食品安全执法办案流程”;协调县级党委政府及市委编办等部门,支持13个县(市、区)局申报招录监管人员48人;争取全市学校食堂提升改造专项奖补资金400万元,与教育部门共同启动改造工作;协调市食安委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利用单位自有媒介、公交车体、公交站台、火车站广告屏、小区电梯等各类宣传载体,同心同力全方位常态化进行食品安全公益宣传。
市局分管领导6次到一线现场指导食品安全执法,组织开展进口水果统一整治、食品安全校园守护等6个专项行动。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形成领导以身作则、常态研究、现场指导的工作作风,营造了问题发现在一线、隐患排查在一线、整改落实在一线的工作氛围。
严标准、重实效,强化重点突破
抓实示范创建。把落实食品安全首要职责与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紧密结合,实施领导挂点联系制度,明确主要领导联系1个示范点,分管领导联系2个示范点,推动食品各行业领域开展示范创建。抓实重点监管。结合“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围绕群众关切开展隐患排查,确定重点解决的食品安全问题40个,并组织各县(市、区)局精准整治。
开展大米质量专项监督抽检,加大学校食堂、商场超市、餐饮单位大米监督抽检力度,抽检大米310批次。充分利用“赣溯源”平台各大功能体系,实现了监管在平台、整改在平台、考核在平台、履职监督在平台,进一步规范了执法行为,提高了执法效能。目前,平台注册用户2.7万家,录入食品品种数据10.5万条,溯源数据32.6万条;组织食品从业人员自主考试1434次,抽考考试1057次,自主考试及抽考全省排名第一。
做好进口冷链集中监管仓视频接入工作,已在集中监管仓入口和车辆消杀区安装了两个摄像头并接入了“赣溯源”平台。抓实风险防范。按照5.6万批次的食品检测量(不含快检)均衡推进食品检测工作,预计到年末,全市食品安全检测量可达到每千人4.5批次,其中市场监管部门年度食品检测量34347批次,目前已完成抽样8327批次,占全年目前任务24.2%。进一步织密快检网络,全市已配备快检车18辆,建成各类快检室177个,基本建成县级快检中心、基层分局快检室和农贸(批发)市场、超市自建快检室等多层次的快检体系,实现快检数据及时上传、快检信息及时发布、监管精准定位的快检模式。一季度开展食品快检41345批次,全年将达到每千人20批次快检量。强化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已完成处置351件,完成率97.5%,下架、封存、召回不合格食品265公斤,已立案293件,罚没金额达257万元。
严措施、重长效,强化机制建设
强化能力提升机制,实施食品安全监管队伍能力提升三年计划,利用“赣溯源”“食安教育”等平台,采取网络培训、现场教学、交叉检查、案件评查“四种方式”,重点培养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日常监管、抽检监测(含抽样快检)、案件查办、应急处置“四种能力”,开展监管能力提升先进集体和监管能手“两项考核”,选拔出60名以上优秀“种子”选手,组建职业化食品安全检查员。强化考核落实机制,把落实食品安全首要职责纳入食品安全考核,每季度进行跟踪调度,对问题突出的将执行约谈制度,进一步压实基层市场监管食品安全首要职责落实责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