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吴中斌、曾辉报道:晒禾村位于信丰县正平镇的中部,距乡镇2.5km,317省道贯穿境内,毗邻赣粤交界,交通便利;全村16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819户3319人,党员49人,下设3个党小组,现有村“两委”干部6人。近年来,晒禾村党支部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乡村振兴,突出党建引领,做好融合文章,全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互融互促、同频共振,为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聚焦组织建设,发挥政治引领作用
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强化班子队伍建设,当好“领头雁”。每年至少组织两次村“两委”干部到先进示范区参加学习基层党建、村集体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开拓发展思路。加强党员教育培训,练好“硬功夫”。针对在家党员老龄化、流动党员多的特点,采用“线上+线下”学习模式,利用党员微信群、村公众号等渠道发布和转载学习资料,定期组织党员观看红色电影,开展心得分享会;落实“六岗六员”制度,45名党员认领岗位,引导党员积极投身环境整治、信访维稳等工作一线,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注重后备力量培育,建好“蓄水池”。确保至少有2名村级后备力量,从35岁以下、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青年农民、致富能手或转业、退伍军人中发展人选,为每名村级后备干部落实2名村干部与其结对帮带,主要以谈心谈话、实践指导为主,重点传授积累的工作经验、成熟的工作方法和具体的工作技巧。
聚力产业兴旺,提升富民强村水平
多措并举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形成产业链条,2021年晒禾村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53.62万元。突出主导优势产业,做强蔬菜亮点产业,成立正禾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庙湾里、水背塘小组建成160亩蔬菜大棚基地,多茬种植螺丝椒37-94品种面积每年突破200亩,采取“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形成集土地流转、基地种植、经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带动农户尤其是脱贫户创收致富。持续推进富硒蔬菜认证,打造富硒品牌,依托晒禾村蔬菜基地冷库,筹资建设农产品初加工厂,延长产业链。
打造“千担村”特色品牌,晒禾村注重突出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提升产业的致富“造血”功能,年种植烟叶面积达570亩,年产量稳定突破千担,新建16座烟叶烤房,不断提升烟叶烘烤质量,增加烟草产业经济效益,成为名副其实的烟叶“千担村”。
擦亮湖羊产业“新名片”,2022年计划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大户+散户”的运营发展模式,与龙头企业签订合同,引进优良种羊,由村集体合作社、养殖大户、散户三方出资认购种羊,由龙头企业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饲养管理、统一收购销售,利润分红,带动农户务工,解决就业,增收创收。
聚效基层治理,打造宜居宜业环境
多方联动凝聚合力,探索多元共治新路径,激活基层治理新活力。织密治理网格。推行“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党员入格”模式,着力打造集政治引领、社会治理、便民服务为一体的基层治理单元,建立“乡镇党委-村党组织-包联干部-网格长(村民小组长)-网格员-联系户”的组织架构,每个网格组建“一名指导员、一名网格长、两名专职网格员、四名兼职网格员”的管理服务团队,合力做好乡村治理各项工作。加强法治建设。
引导好农村“法律明白人”骨干和人民调解员主动参与到基层法治实践活动中,强化基层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在每月村民大会、党员大会和重点节日里发放法律宣传手册,在微信群、村公众号转发法律知识链接等,广泛普及法律知识,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小组长、乡贤和“五老”顾问的作用,让村民参与、监督,调动了村民参与村务的主动性,增强了党员群众关系的紧密性。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全面开展“道德红黑榜”评议活动,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孝亲敬老”等评选活动,持续培育乡风文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晒禾村先行试点全省平安数字乡村建设,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以智能化手段提升乡村治理“智治”水平。
聚情民生福祉,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扎实开展动态监测,健全“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的动态监测机制,重点关注脱贫户、三类对象、大病户和突发困难户,实行分类帮扶和因户施策。定期对全村农户进行常态化排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现场研判,及时制定帮扶措施;赣州市农业农村局驻村以来,共走访三类对象2户20次、脱贫户47户190次、一般农户50次,掌握实情、排查问题、精准施策。充分发挥联动作用,强化产业带动就业,引导脱贫户参与乡村振兴项目,鼓励扶持其发展产业,实现增收创收,提高生活质量。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