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见习记者温嘉然报道:6月17日,记者从赣州市新闻办公室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是《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颁布实施十周年。
据了解,自《若干意见》出台以来,十年振兴发展,赣州市住建局在住房和城乡建设中取得了加速城市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改造村镇面貌、做大做强建筑业、深化住建领域改革五个方面的历史性成效,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赣州市住建局着力加快赣州新型城镇化发展步伐,赣州市城乡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年间,赣州市常住城镇人口从331.55万人增加到505.99万人,城市人口净增174.44万人,为全省最多;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39.34%提高到56.35%,年均增长了1.7个百分点,是赣州市城镇化率提升最快的十年。十年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30平方米提高到约50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平方米,高于小康的标准,基本实现了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历史性转变。十年间,全市累计新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19万套,惠及近32.1万人;着力抓好人才住房建设,2017年开始率先在全省实施人才住房建设和商品房配建人才住房政策,累计筹集人才住房9.27万套,解决了约5.26万户人才的住房后顾之忧;完成各类棚户区改造24.85万户、2374.59万平方米,约82.75万困难群众“出棚进楼”;新增分配公共租赁住房9.42万套,帮助31万城镇困难居民解决住房问题。十年间,在国家部委的鼎力支持下,赣南老区69.52万户、近300万农村贫困人群告别了低矮破旧、透风漏雨的危旧土坯房,住上了安全的放心房。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01万户,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的任务,2020年底,全市28.7万户建档立卡户全部确认为住房安全。
目前,赣州市已建成使用迎宾大道快速路等6条50.3公里快速路,中心城区已初步构建了“一环三连”快速路系统,赣州进入了梦寐以求的“高架时代”。同时,赣南大道快速路等7条63.85公里快速路建设正在有序推进,未来赣州将全面实现中心城区各组团10分钟之内可进入快速路系统、中心城区30分钟之内可到达机场、铁路、高速的出入口、中心城区任意两点可在40分钟之内实现相互联系的“10,30,40”通达目标。
接下来,赣州市住建局将在赣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作示范、勇争先”和“五个推进”更高要求,围绕“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大力实施城市能级提升行动,不断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持续深化住建领域改革,为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为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展现更大住建作为。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