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黄红平报道:近日,从省委组织部传来喜讯,2021年屏山村党支部被评为“江西省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
赣州交控集团乡村振兴帮扶点之一——屏山村是石城县人口第一大村,地处琴江河畔,国土面积12.6平方公里,辖区有丰富的宗祠建筑群、红三军团司令部和红军医院旧址,下辖2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987户6006人,村“两委”干部7名,支委5名,党员79名。2021年以来,集团驻村帮扶工作队与屏山村“两委”凝心聚力、同频共振,坚持以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提质增效,营造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话往一处讲、事往一处做”的浓厚工作氛围,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党建+人才建设”,激发基层组织新活力
乡村振兴,关键有一个坚强有力基层党组织。为建强村“两委”班子、锻造素质过硬党员队伍,屏山村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抓实“三化”建设,全面发挥党支部引领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作用。着力固本强基,拓宽村干部来源渠道,广泛挖掘人才,2021年换届选举,1名大专生、2名退伍军人和2名致富带头人进入村“两委”,同时储备了2名年纪轻、学历高的后备干部,“领头雁”素质明显提升。着眼党员队伍建设,持续拓宽源头活水,不断吸纳新鲜血液,注重从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回乡创业青年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充实党员队伍,目前培养35周岁以下、大专以上预备党员2名,大专以上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各1名,女性入党积极分子2名,基层党组织队伍活力显著增强。
“党建+产业发展”,开启强村富民新征程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
自2021年7月集团工作队驻村以来,工作队会同屏山村委立足村情,深入调查研究,制定三年工作规划,在大力发展水稻、白莲、烟叶、翻秋花生、红薯、土鸡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依托地理位置、气候土壤优势,引进江西润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村委投入资金50万元,通过党员带头、土地流转、村民入股等方式,引导村民参与绿色生态、优质有机大棚蔬菜种植,带动村民100余人就业创业,户均年增收约1.5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入股年收入超2万元,实现了企业效益、集体经济壮大、农民增收的多赢局面。
同时,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固定资产、探索基础设施项目自建自营等举措,大力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2021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87.91万元,实现了两年翻两番的目标,预计今年集体经济收入达100万元以上。
“党建+环境整治”,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屏山村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作为提升农村形象、实施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等制度,加大生态环保督察力度,组建环境整治队伍,落实工作责任和整治经费,联动推进环境整治,从脱贫户中选聘12名有劳动能力、能干事的村庄专职保洁员队伍和临时雇工20人,对25个村民小组全覆盖开展卫生清扫,做到垃圾集中统一收集、处理常态化。工作队通过入户走访引导协助脱贫户家庭做好“五净一规范”环境整治,常态化开展卫生保洁。村委及工作队经常性组织党员干部整治农村脏乱差,清除陈年积存垃圾,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建立全民参与环境整治考核机制,每月开展“爱心超市积分兑换”活动,为“乡风文明模范户”进行积分兑换,发放洗衣液(粉)、牙膏、抽纸等日用品,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党建+民生实事”,增强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1年以来,屏山村和驻村工作队坚持以为民服务为抓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提高粮食产能为目标,大力推进11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3600米基耕道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有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加快推进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积极向上级争取乡村振兴项目资金33.4万元,修复破损水渠1600余米,村集体出资修缮农田灌溉设施,解决了村民农田无法灌溉难题,为农业生产扩量提质增效带来了新动能。
工作队积极向集团申请项目资金,新建陈坊小桥和安装太阳能路灯140余盏,有效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再添新亮点。建立村级2022年项目库,谋划村庄整治、基础设施以及公路国道沿线美化工程等6个项目近2000万元,把惠民实事办到人民群众心坎上,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生活不断提升。
“党建+乡村治理”,构建乡风文明新格局
持续深化党员设岗定责,承诺践诺机制,变“无岗无责无为”为“有岗有责有为”,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矛盾化解等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成为培育文明乡风、强化乡村治理的先行者、推动者。
持续推进网格化管理,深入开展电信网络诈骗宣传,积极参与矛盾纠纷的化解,在网格员、理事会、志愿服务队等村级组织的“敲门行动”中摸排化解矛盾32起,有效维护社会稳定。通过组织引领、干部带头、党员先行推动拆除圩镇外飘防盗窗130余户、推动裸露外墙立面装修110户,打通5条断头路,新建污处理设施,解决了多年来群众污水外排乱象,彻底解决了“脏乱差”问题。
深化扶志感恩教育,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开展“道德讲堂”、普法宣传座谈会等系列宣讲活动,弘扬文明乡风。推进移风易俗,反对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做好“请客不收礼”后半篇文章,倡导节俭办宴席,减轻群众负担。
筑牢底线意识,开展住房突出问题整治工作,整合安全员、网格员、公益性村干部等力量,下沉一线进行摸排巡查、动态清零,全村劝离老人住老房3户,拆除存在安全隐患房屋6处,修缮并张贴标识牌6处彻底消灭了老人住老房、农户住危房情况,有效防止住房安全问题的发生。
“党建+红色名村”,培育红色发展新引擎
屏山村现有红三军团司令部旧址、红军医院旧址,红十一师拔出红石寨指挥部旧址、宁都起义部队驻扎地旧址等红色遗存,红色标语更是随处可见。2021年,屏山村被确定为第二批省级“红色名村”。
为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真实还原历史,切实提高红色名村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较好地发挥示范引领效应,按照“441”红色名村建设规范要求,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将“红色名村”建设纳入发展规划,积极向上级及帮扶单位争取建设项目资金350万元,通过高标准建设、修缮、保护红色文化遗存、设立村史馆、建设精品参观路线等设施,着力打造有址可见、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的红色教育基地,形成红色名村品牌效应,让“红色引擎”释放动力。
统筹红色资源和绿色资源融合发展,整治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打造集参观、研学、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红色主题旅游点,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