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有一点小病痛,很多人都不当一回事,拖到病情加重就晚了。48岁的王先生(化名),已经持续2年反复出现腹痛的症状。起初,他以为是普通的腹痛,吃胃药就没事了。没想到,一开始服用胃药症状有少许缓解,后期疼痛症状无法缓解。最后,王先生到赣州东河医院在医师的指导下行了无痛胃镜检查,结果确诊为胃癌。
胃癌的前期症状经常被忽略,很多人以为只是消化不良、普通的腹痛等, 90%的患者发现是胃癌时已经是中晚期。如果能在早期发现,5年内的生存率可高达95%;晚期才发现,则生存率不足10%。对于胃癌来说,及早发现才能更好地治疗。
胃是喇叭,警惕癌变的信号“肝是哑巴,胃是喇叭”,胃癌症状并不隐匿,为何也被忽视?原因在于,胃癌很多症状与胃炎、胃溃疡等良性胃病相似,极易混淆。发现自己的身体有以下不适,建议进行自我观察并重视起来,若持续长时间保持这样的症状,甚至是加重,则要立即就医检查。
1、上腹部不适:
出现不明原因的胃胀、食欲缺乏、消化不良,如进食了少量食物之后,就产生有饱腹感。加之,这种情况反复发作,且难以舒缓,口服药效果不好。由于这个症状比较轻、非持续性,大家很容易将它误以为是消化不良或胃炎。
2、经常打嗝:
胃癌会影响到迷走神经和膈肌,从而导致人持续数小时不停地打嗝。因此,一旦发现自己出现经常性、长时间的打嗝,务必引起重视!
3、反酸、胃灼热:
胃的蠕动功能降低,胃部的食物来不及消化,便会“跑”到食管里,导致胃食道反流、胃灼热。
4、腹痛、腹泻:
腹部反复出现阵痛,可能是胃癌的前兆。注意,老年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对痛感不敏感,更容易忽视这些早期症状。此外,发生经常性腹泻的情况也是胃癌的早期信号之一,这是由于胃部消化功能发生变化,从而消化不良引发的。
5、恶心呕吐:
进食时有恶心、呕吐的感觉,这一种症状与其他胃病相似度高,建议大家综合其他症状判断。不过,这些呕吐物大多是在胃部停留过久的食物,可能会伴随着酸臭味。
6、大便变黑、便血:
据数据显示,在胃癌初期的症状中,约有20%的人会出现大便明显变黑的情况。此外,胃癌患者的肠胃道可能有出血的症状,导致排出的大便带血。
7、体重突然下降:
当癌细胞不断繁殖时,需要消耗很多能量,而身体摄入的能量往往是不够的,这时,身体便不知不觉瘦下来了。
8、贫血:
患有胃癌的人,肿瘤破坏血管导致胃出血,有些人就会有呕血的症状,这是导致贫血的主要原因。
胃癌越来越年轻化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夺走了数十万人的性命。胃癌的高发年龄是50~80岁,但近年来,胃癌正在年轻化,10~35岁的年轻人患胃癌的数量比30年前翻一倍。胃癌年轻化趋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疾病因素:
胃病(如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等)、高血糖、肥胖问题都可能会诱发胃癌的发生。
饮食的坏习惯:
一方面,高盐食物如腊肉、咸菜、烧烤等,其含钠量高,可能会产生致癌物亚硝酸盐,易直接伤害胃黏膜,增加胃癌的发生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健康成人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另一方面,一日三餐不按时吃,对胃的伤害也很大。20点~24点被称为“胃癌时间”。这时,肠胃蠕动减慢,经常这个时间进食夜宵,会增加胃部负担。久而久之,可能会诱发胃癌。
不注意餐饮卫生:
幽门螺杆菌被列为1级致癌物,它是导致“胃癌”的元凶之一。若饮食时不讲卫生,如饭前不洗手、共餐等,都可能会使胃部感染这种病菌。建议平时应进行分餐或使用公筷,注意清洁牙周,避免感染幽门螺杆菌。
胃靠“三分治、七分养”
“摆脱”胃癌的第一步是养好胃,从预防入手,才能防患于未然,降低致癌的风险。记住“3字诀”——调、改、检,打一场精彩的“保胃战”。
1“改”:改掉伤胃的习惯
按时吃饭,饭吃至七、八分饱即可,忌暴饮暴食。
避免烟酒、高盐、腌制食物,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纤维素等营养素,并保证摄入的食物种类不低于20种。
2“调”:调理肠道菌落
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才能避免幽门螺杆菌等细菌的入侵,伤害肠胃。增加膳食中的纤维素、适当补充益生菌,对肠道菌落有益,以维持肠道菌落的平衡。
另外,每天摄入1500ml的饮水量,也可以保护肠道菌落。
3“检”:定期检查与筛查
在筛查胃癌方面,内镜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赣州东河医院胃镜室 李宝珍)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