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黄海燕、梁书芳报道:赣州公交公司以党建+“虔城”品牌助推经营发展,坚持“保安全生产、创优质服务、树公交品牌”,提高自身“硬”实力,打造市民满意的公交,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文明优质的公交出行服务,稳发展,惠民生。
探索“家企共管”机制,筑牢安全防线
影响公交行车安全的“人、车、路、场所”四大因素中“人(即:驾驶员)”是最主要的因素,也是最难管、最难控的因素,公交公司不断探索“家(父母、配偶、小孩)企(保安全生产系列“组合拳”)共管工作机制,强化对“人”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管控,以亲情的力量守护公交运营安全。并制定出台了《“家企共管”系列工作措施操作规程》,持续深化巩固“家企共管”工作成效,提高对驾驶员的精准管控,夯实了安全生产基础,确保群众安全出行、公交安全运营。
推动公交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公交
上线了“车来了”手机APP和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实现掐点乘车、扫码乘车;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推进赣州公交一卡通与北上广及粤港澳大湾区等全国314个互联互通,在全省率先安装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率先实现第三代社保卡刷卡乘坐公交车,为广大群众带来更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
优化公交线网,提升公交承载力
赣州公交先后推出社区专线、院校专线、拥军专线、高考专线、扫墓专线等多样化公交出行服务,以“大站快线+常规公交+定制公交”等组合模式保障市民出行。截至目前,增开了大站快线、社区公交、镇村公交等42条,公交线路增加至118条,基本构建起“快(干)、普、支、微”四级公交线网体系,由原来单一的常规公交线路转变为“快(干)、普、支、微”四级公交线网体系,扩大了公交服务乘客的覆盖面。市中心城区三区“公铁机”联运相互衔接,具备通行条件的138个行政村都实现村村通公交,逐步形成层次分明、覆盖率高、快慢结合的公交运营新格局,为公交安全运营提供了硬性条件。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公交运营支撑能力
公司建设公交场站7处,新增公交专用道9条,建设后的赣州西站公交综合枢纽、赣州火车站公交枢纽也逐步实现了人、车分流,进一步促进中心城区“公铁机”相互衔接,提升了公交运营支撑保障能力和城市形象,助力公交安全稳定运营。
公交公司将继续坚持服务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在城市新发展格局中谋篇定位,在提升服务品质中借力攀登,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不断提升市民乘客公交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人民满意的平安公交。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