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郭慧芸、刘文琛报道:自2022年1月开始,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受赣州市信访局委托,积极探索专业心理服务参与信访工作新模式服务,引入专业心理健康服务团队窗口前移作为创新工作的切入口,为信访工作增添人文关怀,用“心药”妙解信访难题。
“对于来访群众,主要还是采用倾听、共情的方法以及包容的态度,让他们找到被理解的感觉,放下心理包袱,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进而了解他们的诉求,找到深层次的堵点和难点问题。”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师陈丽娟表示,在接访过程中,要深入了解来访人信访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分析他们的社会需求和心理活动。一例接访个案中有位70多高龄的王奶奶,几乎每周要来信访局反映问题,她所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诉求可追溯至十几年前,依据现有的政策无法将她的诉求一一满足,有几次她在信访大厅嚎啕大哭,情绪激动。在近几个月的接访过程中,该院心理治疗师从情感入手,耐心倾听王奶奶的故事,安慰她慢慢讲,让王奶奶得到诉说需求的满足。在掌握王奶奶的心理状态和动机后,心理治疗师通过专业的沟通技巧和谈话,分析她的心理状况。针对王奶奶出现的“过度担心”焦虑情绪,治疗师帮助她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客观看待问题,重建对生活的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访,在心理治疗师的和言开导下,王奶奶能与信访工作人员进行理性的沟通,信访工作得以正常进行。
心病还需心药医,该院心理健康服务团队在驻厅接访工作中,充分发挥心理治疗专业的作用,一方面结合信访工作实际,以心理学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信访案例,利用心理学知识变“堵”为“疏”,实现“事心双解”;另一方面及时为信访干部提供心理学知识科普,促进信访干部更好运用心理学知识,改善沟通技巧,妥善调处化解信访矛盾,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