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李竹清、袁娉报道:随着国家防疫政策的调整优化,医院新冠患者就诊人数持续高位增长。为了全力救治新冠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确保诊疗工作的有序进行,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赣医一附院”)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及学校工作要求,聚焦“保健康、防重症”,统筹全院医疗救治资源,全力做好新阶段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
医院召开新冠患者医疗救治工作调度会
“医院紧扣紧抓现阶段新冠患者医疗救治工作,加强全院医疗资源统筹调度、扩容改造,科学统筹并充分挖掘利用好所有床位资源,最大限度扩容重症救治资源,畅通急诊、普通病房、重症监护室收治通道,尽最大可能保障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赣南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兼赣医一附院党委书记张小康介绍。
在医院党委领导下,该院每天召开医疗救治工作调度会,部署具体救治工作,及时整合全院资源力量,保证新冠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下的“大战大考”,全院医务人员和干部职工团结一致、冲锋在前、克服重重困难,日夜奋战在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一线。
齐心协力,紧急提升新冠患者救治能力
从2022年12月中旬开始,来院就诊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激增,该院发热门诊、急诊、感染性疾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等重点科室首当其冲,成为疫情救治战役的“前沿阵地”。发热门诊最高峰时日接诊量2800余人次,急诊就诊患者每日约300人次,处于持续高位运行状态,住院患者持续增加。与此同时,始终奋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纷纷感染,因病减员、工作量骤增,医院各科室都面临巨大压力……
面对接踵而至的困难和挑战,赣医一附院迎难而上。“各科室、部门高度重视,履职尽责,在短时间内提升了对疫情救治工作的认识,紧急做好了扩容筹措,完善了精准救治和应急处置流程。”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何春明介绍。
为了提升新冠患者救治能力,更好地满足群众就诊需求,医院不断整合资源分配,紧急扩容增量。该院医务部副主任刘建平介绍,医院不仅增设了章贡院区发热门诊,扩容了黄金院区发热门诊,产科增设24小时发热门诊,而且专门增设2个发热病区,发热门诊诊室是扩容前诊室数量的2倍,实现了最大化接诊发热患者。同时,该院通过合并病区、统一调配、短期培训、紧急召回等多种方式统筹协调全院医务人员,增援医疗救治“一线”。
在严峻形势下,该院建立医务人员调配机制,采用梯队管理模式,第一梯队以内科为主,第二梯队以外科为主,第三梯队以相关辅助科室为主,人员抽调以“有抗疫经验、身体健康、核酸阴性者优先”为原则。并紧急召回研究生、规培生、下乡医生、进修生、外出学习人员,填补人员缺口。机关职能科室具有执业医师、执业护士人员也随时待命,准备支援临床救治一线。
全院医护人员取消休假,共克时艰,各科室医务人员按照“弹性排班”的原则。医护人员带病坚守在一线,“轻伤不下火线”“我还可以坚持”“我上,我能行”,不只是一句句口号,更是医护人员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健康的行动担当。
聚焦重症,全力以赴守好生命防线
在医院有效应对发热门诊就诊高峰之后,随着重症患者的陡增,为守好“保健康、防重症、降死亡”防线,该院上下一盘棋,实行“全院一张床”管理。医院统筹调度医疗资源,扩容原有的ICU病房,同时新增2个ICU病区,通过扩容及新增ICU病区,目前我院标准ICU床位为255张,床位数紧急增加了73.5%。
“这个患者通过机械通气抢救治疗和后续高流量给氧,目前血氧、血压已稳定,可以转到转化ICU了。”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袁小亮有序指挥。该院除了扩容增设病区,还紧急筹建了可转化ICU,主要用于收治从ICU转出患者。这一举措畅通了ICU的“出口关”,提升了患者周转速度,可有效保障急危重症和特殊患者的救治。
为了解决重症科室护理人员紧缺问题,护理部结合医院实际护理人力状况,建立了重症混编储备护理队伍。“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第一时间,我们就敏锐地意识到,培养重症护士时不可待,立即制定措施应对,第一批储备队伍由援助新疆回来的44名护理人员组成,按照跟班培训和动态候命的原则进行重症技能培训与考核,通过新老重症医学护士搭配的混编方法有效解决重症科室护理人力需求。”该院护理部主任韩清波介绍。
让病床随患者“活”起来,让医护人员围着患者“转”起来,医院各科室均要收治新冠感染患者,在确保危急重症患者优先住院的情况下,持续提高患者收治的有序性。此外,医院还成立了救治领导专班、医疗救治专家组、救治巡诊专家组,及时研讨和制定新冠患者救治指导方案及诊疗指南。充分发挥院内专家的技术支撑作用,专家组及时到各科室,进行会诊、评估重症新冠患者情况,推进患者下一步的治疗和周转,全力保障医疗救治质量与安全。
众志成城,保障新冠患者救治需求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赣医一附院始终秉承优良作风,不推诿、不拒收任何一位患者,确保每位新冠患者都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在承受巨大压力的同时,医院仍然高质高效运转,这也同样离不开背后的医疗支撑保障队伍。
为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该院组织院内专家制定并完善《新冠病毒感染院内诊疗指南》《新冠病毒感染院内康复指南》《新冠病毒感染院内防血栓指南》,要求各科室培训、学习、实施。组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急诊科等科室专家对相关科室进行片区指导。通过专科医师查房、会诊等多种形式,确保各病区收治新冠患者达到同质化治疗。
护理部在院内召集了一批护理人员,成立跨科护理队伍,通过紧急培训,分布到医院各个科室。她们克服环境陌生、跨科操作、身体不适和物资不足等困难,奋勇冲锋,默默坚守。
由于诊室和病区增设扩容的紧迫需求,医疗器械科和后勤保障部等部门夙夜匪懈,奋战在病房转化改造、医疗设备供应支持的岗位上,他们竭尽全力,优先保障重症病区开科收治供需,统筹协调各科室扩容准备,筑牢了医疗设备硬件供应链,紧急购置呼吸机、监护仪、微量泵等生命支持类设备3000余万元,对生命支持类设备实行全院统一动态调配,以保障患者医疗救治安全。药学部团队一心“扑”在协调沟通药品保供上,面对药物紧缺的现状,建立健全紧缺药品预警和应对机制,启动应急采购预案,紧急采购替代药品,最大限度地保障药品供应,全力确保患者用药需求。
医学影像科CT机房连续运转,日检查数达1000多人次,每天都是人机连轴转,昼夜不停歇。检验科加班加点,只为保质保量、更快更精准地完成新冠核酸检测以及其他常规项目的检测工作,缩短患者等待时间,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坚强后盾。为了配合做好新冠患者医疗救治工作,信息科及时开发便民优化的自主开单程序,为临床科室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健康管理中心根据群众需求,正在推出新冠病毒感染后健康体检套餐……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赣医一附院医务人员和干部职工闻令而动、星夜成军、逆行出征,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而今疫情防控已进入新阶段迎峰转换的关键时期,在新一场大战大考面前,他们依旧用坚守诠释初心使命,用笃行书写责任担当。“非常时期,全院上下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一批批优秀党员干部和医护职工涌现出来,他们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充分发扬了红医精神和赣医一附院精神,彰显出‘文化铸院’战略的突出实效,这些应对疫情新形势所体现的作为和精神,已成为医院新文化体系的新血液、新内容。”张小康表示。
春天即将来临,曙光就在前头。赣医一附院必将继续坚持“科学管理、勤勉敬业”的工作理念,勇毅坚守,咬定目标,不懈奋战,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严的作风,全力以赴“保健康、防重症、强救治、优服务”,为人民生命健康筑起坚强屏障。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