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季节,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无嗅、无味、无刺激性的有害气体,素有“无形杀手”之称。在家庭用火、取暖、洗浴时缺乏预防措施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原因。
何为一氧化碳中毒?
众所周知,煤气中毒一般指一氧化碳中毒。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造成人体组织严重缺氧,从而引发中毒。
哪些情况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1.燃气燃烧时,如果氧气(空气)不足,燃烧不充分,就会产生一氧化碳,并随烟气一起排出。
2.使用燃气热水器、燃气灶时间太长,门窗紧闭通风不良,空气不足,燃气燃烧不充分,室内一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中毒。
3.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或未安装烟道,热水器燃烧所产生的烟气直接排放在浴室或房间室内。
4.热水器烟道安装不规范,与热水器接口处连接不严密或者有裂缝,不能将烟气有效排放到室外。
5.烟道室外部分管道安装不规范或者没有防风帽,致使大风天气时,烟气倒灌进室内。
煤气中毒具体症状
1.轻度中毒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心动过速、短暂昏厥。
2.中度中毒患者口唇、指甲、皮肤黏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一时性感觉和运动分离(即尚有思维,但不能行动)。症状继续加重,可出现嗜睡、昏迷。
3.重度中毒患者将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初期四肢肌张力增加,或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晚期肌张力显著降低,患者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经抢救存活者可有严重合并症及后遗症。
4.后遗症状神经衰弱、震颤麻痹、偏瘫、偏盲、失语、吞咽困难、智力障碍等。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后如何急救和应对?
1.如在使用煤炉、柴炉、燃气器具时,出现头晕、眼花、胸闷、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尽快打开门窗换气并脱离现场。若全身乏力不能站立,可在地上匍匐爬行,迅速逃生,并尽快就医。
2.发现煤气泄漏后,不开关电灯、电器,不接触门铃,不点明火,防止发生爆炸。
3.发现他人中毒时,因为一氧化碳比空气轻,救助者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进入现场,关掉煤气,打开门窗通风,迅速将中毒者转移到通风保暖处平卧,松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保持呼吸通畅。
4.等待急救时,中毒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气的消耗量,同时注意保暖。
5.对于昏迷不醒的中毒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吸入肺部导致窒息。
6.如果中毒者呼吸微弱或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7.对于中毒严重者,应立即呼叫救护车,将其送往有高压氧舱的医院进行抢救。中度中毒及有昏迷史的中毒者,即使清醒后也一定要送往医院接受治疗,以免发生严重后遗症。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1.室内使用燃气设备时,要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燃气设备应远离易燃、易爆、易挥发的有毒物质,不要直接放在卧室。
3.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合格的燃气、煤气灶具、热水器,须请专业人员安装,经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严禁使用直排式燃气热水器,应使用合格的强排式热水器或平衡式热水器,不要私自更改燃气、煤气管道设施。
4.使用燃气、煤气热水器时,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洗浴时间切勿过长,使用完要检查热水器是否完全关闭。
5.使用燃气、煤气灶具时,切记人勿远离,严防溢锅将灶火浇灭,导致燃气、煤气溢出,使用完要检查灶具是否完全关闭。
6.定期对燃气、煤气灶具、热水器减压阀和皮管以及燃气、煤气管道,如发现有老化、破损、锈蚀、漏气或关闭不严等问题时,应及时更换和维修。
7.有条件的情况下,在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区域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如何做到安全使用燃气?
1.液化气用户要使用合格的、有警示标签的气瓶。
2.无通风的房间安装燃气炉灶不要关闭门窗,以免造成室内缺氧,使人窒息。
3.连接灶具的胶管应在灶面下自然下垂,保持一定距离,以免被烤焦酿成事故。燃气胶管要经常检查,胶管老化要立即换新,胶管正常使用1年半换新。液化气瓶与灶具的距离不得小于0.5m,严禁靠近明火、电源及热源。
4.点火时,应“火等气”,即先点火后开气;熄火时,先关气阀后关灶阀。
5.烧水做饭时,应专人看管,以防水溢灭火,燃气泄露。
6.发现壁挂炉、热水器、燃气灶等有异常或闻到异味,立即停止使用打开窗户通风,并且通知专业人员维修,千万不可开灯或用火。
7.发生着火现象,应沉着冷静,首先切断气源,迅速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覆盖的方法扑灭。若同时引起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扑救,切勿用泡沫灭火器及水灭火,以免发生触电事故,并立即拨打“119”。
8.液化气用户严禁串气倒气;严禁乱排罐内残液;严禁私自拆卸;充装要到正规充装单位。
9.液化气用户气瓶要定期检验。每隔四年要定期检验,超过使用期限的气瓶应报废。
10.广大燃气用户要增强用气安全意识,禁止使用移动式燃气取暖器取暖。
赣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3年1月20日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