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部署开展实行“三个一律”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年专项行动以来,赣州公安交警部门紧紧围绕“四个下功夫”的总体要求,突出“三个坚持”、聚焦“三个精准”、压实“三个责任”,全力推进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治理。截至目前,全市290家中高风险企业已降至216家,高风险企业从52家降至32家、中风险企业从238家降至184家,高风险企业占比从5.4%降至3.3%;443处隐患路段已治理330处,省级督办11处已治理7处,完成率63%。
突出“三个坚持”,构建隐患治理齐抓共管机制。坚持把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党委政府工程统筹推进,形成党政领导、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坚持党政高位推动,赣州党政主要领导多次调度道路隐患治理工作,实地查看隐患治理进展情况,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并挂帅督办全市事故多发、整改难度大的隐患路段。坚持部门高效联动,充分发挥市县两级道专委作用,成立由公安、交通运输、公路、应急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细化工作方案,明晰职责任务,明确专人负责,实行“每周一通报、每月一调度”,健全完善联合执法、联合惩戒、线索移送机制,推动道路交通安全由“一元管理”向“多元治理”转变。坚持督导高压促动,将“三个一律”工作列入赣州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常态督查内容。目前,赣州市四套班子成员率20个督查组,赴各地开展安全生产督查,将“三个一律”落实情况列入重要督导内容。
聚焦“三个精准”,构建隐患治理闭环管理机制。对排查出的“人车路企”隐患,一律实行清单化、指标化、项目化管理,确保“风险清源、隐患清零、问题清仓”,形成工作闭环。精准排查隐患,除通过大数据筛查、事故调查等方式外,动员发动农村客运班线、出租车司机等“高频出行人群”,广泛征集高风险隐患路段。今年以来,已排查道路隐患443处。精准治理隐患,建立快速高效的“问题交办”机制,严格落实“三个一律”措施,对290家风险企业按照“一企不漏”开展“三上门一检测”;对1.7万辆风险车辆、3万名风险驾驶人按照“一车不落、一人不缺”开展“三提示一查缉”;对443处隐患路段一律落实责任单位。精准评估隐患,对近三年治理完成的1599处挂牌督办道路隐患,开展隐患治理“回头看”,通过事故分析、实地踏勘等方式,评估隐患治理效果,检查安全设施现状,确保隐患滚动清查、动态消除。
压实“三个责任”,构建隐患治理惩戒问责机制。坚持“源头监管”与“事后惩戒”并举,以强有力的追责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压实属地领导责任,将“三个一律”纳入应急管理综合考核、平安建设考核范畴,对进度落后、成效不明显的地方及时下发“督办单”,对考核排名连续靠后、事故多发的地方,一律约谈道专委第一主任,并向党政主要领导下发《提示函》。压实部门监管责任,在全省率先出台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调查制度,对死亡1人以上的事故一律启动责任调查。近3年来,共启动责任调查119起,追究相关责任人员246人,其中公职人员19名,追究行政事业单位监管责任41家。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坚持“管罚结合、标本兼治、履职免责”的原则,对企业责任不落实导致事故发生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一律对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处罚。近三年来,已对98家重点运输企业进行处罚,实现“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