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唐晓娟、姜晨苏报道:为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准确把握语文学科教学特点,使新课标理念根植于教师心中,切实提高安远县初中语文学考复习备考效率,县教育科技体育局教研股举办的2023年安远县中考语文学考复习研讨会暨新课程标准学习培训活动于3月17日上午在安远三中顺利召开。
学考复习示范课是此次活动的首秀。第一堂学考复习示范课是由安远三中陈莲珍老师带来的《借古抒怀——咏史诗词专题复习》。课堂由咏史诗的概念导入,《泊秦淮》、《登幽州台歌》、《赤壁》等诗歌整合复习,整节课逻辑性强,由“景”到“情”到“意”,层层深入,逐步提高,以篇达类,方法可操作性强;陈莲珍老师还鼓励学生思考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的发言积极,表达自然得体。学考复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很好地解决了阅读古诗词难读懂又没有方法的问题。
第二堂课由思源学校钟鹏老师带来《现代文复习——把握行文思路》。整堂课以“温旧知”“知方法”“巧实践”为主线,注重夯实基础的同时,注重拔高和拓展。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框架;课堂有趣,思路开阔,注重知识的前后勾连,符合当下新课标的要求。
最后,县教科体局教研股的唐晓娟老师做了《新课标背景下江西省2023届学考语文命题趋势暨备考策略》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及学习体会的讲座。唐老师分析了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现状,即上热下冷,上下脱节。一线教师如何把握动向,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显得非常重要。唐老师首先比较了新旧课标的不同,然后对新课标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分别作了概念上的阐释。指出,一线教师不能脱离课标,也不能迷失在各种概念中,要回归常识,扎根学情,对准课标,用好教材,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素养本位,老师先学是前提,优化学法是核心。以学为本,优化课堂是保障。讲座中,唐老师更对近三年的中考题,进行梳理分析和概括,总结基础题型解题路径和一轮基础复习策略进行细致分析,对标《课程标准》,情境性加强;对标教材,找准训练点;对标学习,打好基础,提升能力。
此次活动旨在薪火相传,以一带多。通过此次新课标的学习,相信教师们在落实新课标要求的过程中也将打开更广阔的教育视野,触发语文教育教学的深度思考,在教育教学一线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优化学校育人蓝图。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