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赣州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萍乡 新余 鹰潭 赣州 宜春 上饶 吉安 抚州
一口“连心井”,谱写“党群情”
2023-03-20 17:11:39    来源:大江网
编辑:王盛泉    作者:陈峰
字体:   | 赣州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18507970533
赣州新闻热线:18507970533 网上曝料QQ:1342680324 站长:王盛泉(13803589582 )

  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陈峰报道:红色塑料保护盖下面,一根抽水管直通50多米的地下,随着细微而清脆的电动马达声,清澈甘甜的井水从管口不停地喷涌而出,供应着附近150余户群众生活用水,也浇灌着周围400余亩农田。

  这口位于大余县浮江乡竹木村北的抽水井,叫“连心井”,井边的石碑上刻着“江西省地质局有色地质大队援建”等字样。

  2022年,江西赣南地区遭遇夏、秋两季连续三个多月的干旱,浮江乡竹木村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受到极大威胁。江西省地质局有色地质大队作为竹木村乡村振兴帮扶单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抗旱打井,缓解了当地用水难题。竹木村为表达对有色地质大队的感激,特刻碑纪念。

  “去年的旱情太严重了,当时我们很多村民生活用水都出现了困难,前期中稻减产,后续计划的油菜也没办法栽种。有色地质大队了解情况后,为我们打了这口井,不但解决了群众人畜饮水,而且充足的水量为400亩农田提供了很好的灌溉条件。”说起这口井,村干部杨利祥指着附近的一片农田,仍然带着感激的语气。

  竹木村地质结构复杂、土质坚硬,属于富水性较差的寒武系基岩山区,水量贫乏。正常时期村民打井就非常不容易,打出一口水质和水量上乘的井更是困难。遇到大旱年份,新水井打不出,原有的水井成了枯井,日常人畜饮水困难,村民们想水盼水十分心切。

  有色地质大队驻村工作队及时把村民缺水情况反映到大队党委,争取支持。大队党委接收这一信息后,决心帮助竹木村解决这一难题。经过研究,决定发挥单位在水文地质勘察方面的优势,委派下属勘察技术力量最强的江西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院进行抗旱找水,并任命该院技术副院长吴琳伟担任找水项目负责人,去当地解群众之所困。

  “我们到了竹木村以后,经过详细的外业调查、水文地质分析和地球物理勘探,发现该地区水脉较少,且大多水层埋藏较深,打井的技术风险和成本都很高,但为了解决群众难题,我们决心不惜成本,攻坚克难!”“连续3天,我们技术人员和施工队吃住在工地,同时轮班倒,钻井机昼夜不停,大家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为群众找到水!江西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院副院长吴琳伟说。

  他们不断研判水层情况,在拟定点位进行试钻。10月的一天,当钻井机在竹木村北木头坝组的一个点位钻探施工时,30米、50米、70米……当钻到70.8米时,地下水喷涌而出,水柱冲出好几米高。“成功了!成功了!”工作人员和周围群众欢呼雀跃、奔走相告,这一口抗旱井,真是雪中送炭。

  该井水质清澈甘甜,日出水量700余吨,可满足周围150户群众日常生活用水和400亩农田灌溉用水。为了群众的身体健康,他们还取了水样拿到化验室进行水质化验,化验报告显示,该井的水达到饮用水标准,而且还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等矿物质元素,是一口名副其实的“优质井”。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连着党心。两年来,有色地质大队派驻三位高素质的驻村干部,真心帮扶困难群众,先后在竹木村认购2万余元因疫情滞销的农产品,斥资6万元捐建两处人行桥,协助村申报产业奖补19.3万元、教育帮扶30万元,与村“两委”一道流转现有鱼塘12亩,带动周边脱贫户12人就业,户年均增收1200元。

  有色地质大队党委时刻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难题,改善群众生活质量,使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作为工作目标。一口新时代的“连心井”,一颗真情帮扶的“爱民心”,谱写了动人的“党群情”。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106580009,3元/月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
点击排行

稿件请投:1342680324@qq.com

中国江西网赣州分站新闻热线

主编:王盛泉 13803589582
手机:18507970533

热忱欢迎广大网友提供新闻线索!

微信爆料:13803589582

中国江西网赣州分站【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