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刘荣东、陈千、刘滨报道: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江西省生态园林城市、省级生态县、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省级实践创新基地;金盆山林场获得“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国森林氧吧获”这两项“国字号”荣誉;县发改委荣获“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先进集体”称号……近年来,信丰县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交出了一张张亮丽的成绩单。
近年来,信丰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打出了一套“创建高颜值环境,打造高标准生态,创造高品质生活,实施高效能治理,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交出了一份打造生态文明试验区的亮眼答卷,持续奋力绘就了新时代“世界橙乡、北江源头、融湾标兵、人信物丰”新画卷的生态文明新篇章。
综合治理让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
眼下,徜徉于位于该县桃江河畔的花园湾河长制主题公园,只见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河长制文化融为一体,不少市民来到这里都能接收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该县打造了一批集宣传、教育、娱乐于一体的河长制主题公园和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教育基地,凝聚了“美丽信丰是我家,建绿色家园靠大家”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
同时,该县在以共建共享为基础凝聚生态共识的基础上,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生态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该县按照制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方案及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开展工作,空气优良率常年稳定在88%以上;县级以上城市和农村千吨万人集中饮用水水源达标率100%,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城乡环境整治有力推进,积极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倡导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各项重点任务基本完成,顺利通过了省市核查验收。
目前,该县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城区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万元GDP能耗下降预计9.6%,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32%。
“两手抓”让“生态+”经济效益进一步凸显
4月19日,信丰县小江镇芫坝村村民何春明来到山上给脐橙疏花疏果。望着眼前长势喜人的脐橙树,他越干越有劲。何春明深有感慨地说,要知道,在前些年,这片披绿的脐橙林还是座千疮百孔的矿山。现在通过政府的生态修复和矿山复绿,面貌焕然一新,政府还将这里打造成了脐橙种植示范点,他也在这承包了果园,昔日的废弃矿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据了解,该县一手抓大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持证矿山治理面积65.8公顷;另一手抓“两山”转化通道加快拓展,立足该县的绿色生态优势,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加快推进生态产业化。该县阳溪片区生态环境系统整治工程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高新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获得国家级试点示范,该县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产品10个、获得有机食品认证产品26个,获得省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1个,组织申报12个绿色有机农产品、5个地理标志产品。该县还大力推动产业生态化,高新区认定为全省“两化”融合示范园区。
目前,该县“生态+”经济效益进一步凸显,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8.7%,提高9.26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0.61%,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47.7%。
用心用情让“北江源头”名片进一步擦亮
4月20日,位于信丰县的北江源头——茅山山脉,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石碣水库里的水碧波荡漾、清可见底。
用心守护一江清水,用情绵延两地情谊。北江是珠江第二大水系,信丰作为北江源头所在地,一直高度重视水源地保护,专门成立了北江源生态保护中心,采取源头管理四级网络建设,实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抓好北江源生态保护各项工作,确保一江清水流入北江、汇入珠江,持续擦亮“北江源头”生态名片,一直彰显“北江源头”担当作为。
目前,该县生态优势进一步巩固,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0.33%,湿地保有量达4489.5公顷。仅2022年,该县低质低效林改造8.55万亩。同时,该县勇于探索,生态改革积极创新创特。坚决落实生态环保督察、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实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信息与不动产登记信息有效融合,完成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创新林权抵质押贷款制度改革,探索开展公益林、天然商品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该县的河湖林长制更加完善,持续健全和完善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及责任体系,建立了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县、乡、村三级河长制体系。进一步建立完善各级林长巡林机制,林长制管理体系有序构建,强化司法嵌入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建立了“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进一步压实林长责任,推动各级林长履职尽责,信丰县林长制工作排在全市前列。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