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方式,投入1.8亿元资金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实行统一建设和运维,解决各自为战、进度不一问题,“石城经验”得到生态环境部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瑞金市在江西省率先实现农村污水处理全覆盖,并每年投入572万元聘请专业运维公司统一运行,设施正常运行率高达95%,实现了“连片治理”到“全域治理”的可喜转变。
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实施了一批经济实用、稳定管用、方便好用的农村水环境整治项目,涌现形成市场运作的“石城经验”、破解运维难题的“瑞金模式”、彰显智慧环保的“定南特色”等一批典型,以农村污水治理的良好成效,提气赋能赣南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赣州全市共有1496个行政村建有污水处理设施或纳管,建成数量和覆盖村庄数均为江西全省第一,总处理规模达15万吨/日,有效服务覆盖30万户118万人。
“在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的同时,我市迅速将黑臭水体治理主战场转向农村,逐一破解‘底数不清、成因复杂、协调困难’等难题。”赣州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科负责人谢兆倩介绍说。
赣州市充分用好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政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赴国家部委对接汇报,争取各类中央资金17.54亿元用于最亟待解决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并千方百计支持县级层面申请专项债券和向政策性银行申贷资金,累计使用5.05亿元专项债券和2.58亿元银行贷款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赣州市还在全省率先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指导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建设农村污水设施,实现项目有序建成、高效运维。
赣州市积极组织“市县乡村”联动,对辖区内农村各类水体开展全面排查,摸清底数,共排查出农村黑臭水体129处,其中列入国家治理清单85处,列入省级治理清单44处。
通过聚焦农村黑臭水体产生源头,赣州市建立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统筹衔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等工作,取得“1+1>2”的积极成效。截至目前,已治理94处农村黑臭水体,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72.87%,惠及14万人。
下一阶段,赣州市将以保护三江源等重点流域水质为目标,分步推进农村污水治理,今年新增完成150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20个已建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0%以上,力争达到40%左右。(作者:中环报记者张林霞 通讯员钟小明 漆富勇)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1 | 吴忠琼:全力推动新时代党管武装 |
2 | 吴忠琼在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走 |
3 | 赣州市政府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
4 | 赣州市新力帝泊湾小区多家商铺水 |
5 | 江西疾控提醒:省外来(返)赣人 |
6 | 江西最具“安全感”城市出炉:赣 |
7 | 江西消毒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