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曹琪报道:为了更好地辅助法官开展庭审活动,信丰县人民法院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快智慧法院建设的指导精神,积极探索新功能,尝试新模式,深化运用智能化系统与设备,为庭审各方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智能辅助,大力打造集约高效、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的新型审判法庭,有效缩短了庭审时间,提升了庭审质量和效率,降低了当事人诉讼成本,为法官的庭审工作提供了科技支撑,为法院的审判工作注入新的活力,获得审判法官、出庭律师和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智能语音识别
随着清脆的法槌声敲响,信丰法院在该院第三审判法庭公开审理一起合同纠纷案件。庭审中运用智能语音识别系统进行了庭审记录,当事人、法官的发言实时从声音“译”成文字写入庭审笔录中,庭审中原本需一个小时的庭审当日只用了三十分钟左右,大大提高了庭审效率。
在日常工作中,多场景下语音内容记录和文字编写工作占比较高,智能语音识别系统的上线运行,打破了以往书记员打字记录的传统模式。以往庭审过程中,书记员的记录速度通常每分钟可输入100至150个字,法官往往需要通过降低语速或者重复当事人发言、反复确认发言内容等手段来确保笔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庭审耗时较长。
智能语音识别系统的应用,能够实时将陈述者的语言内容自动识别转换为文字,如同给计算机安装了“耳朵”和“手”,使其具备了“能听会写”的功能,使庭审记录的规范性和完整性有了显著提高。庭审时,书记员只需根据语音转换结果,简单对文字进行修改和整理即可,有效弥补了传统庭审笔录记录不完整、错误率较高、速度慢等问题,使得庭审更加流畅、准确,极大地提高了庭审效率。
无纸化庭审
过去开庭,要抱着厚厚的一沓案卷,现在只要身着法袍,轻轻松松走进审判庭。无纸化庭审新模式下,原、被告双方于庭前进行证据交换,提交证据材料扫描形成电子卷宗,并对电子卷宗分门别类进行存放。
庭审中,法官通过点击鼠标,在集约办案平台找到对应案件的电子卷宗。法官和原、被告的电脑显示屏左屏显示证据材料,右屏显示庭审笔录,实现同屏庭审笔录和证据材料相统一,随时根据需要调整分辨率和大小,对证据材料进行实时展示。无纸化庭审不仅大大提高了庭审效率,缩短了当事人庭审时间,更实现了庭审过程全程留痕,同时也降低办案耗材成本,实现司法资源与自然资源双重节约。
“云”法庭
信丰法院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依托互联网终端平台开展网络庭审。该平台可实现实时开庭、预约开庭、多方禁言、在线签名、举证质证、庭审笔录、远程手机签名、全程录音录像、短信通知等功能。
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非接触式”诉讼,既解决了当事人因出行困难导致的诉讼难,又有效避免了因人员流动和聚集所增加的病毒传播与感染的风险。同时,法官根据当事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工作模式、工作时间,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显著提高了办案效率,让公平正义的实现更加迅捷,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司法审判不断档、服务为民不打烊。
庭审直播
信丰法院所有审判法庭均设置有庭审直播系统,庭审音视频实时传输至中国庭审公开网进行在线直播。对于想参加庭审旁听而无法到达庭审现场的群众来说,网络直播突破地域、人数限制,实现了随时随地主动旁听庭审的可能,打破了群众尤其是当事人“司法暗箱操作”的顾虑。人们今后只需通过点击鼠标进行简单操作就能“旁听”庭审,拉近了群众参与司法审判的距离,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明显,司法便民、利民宗旨得以实现,为民司法的措施得以进一步拓展。
远程提讯
远程视频提讯系统建设是人民法院提升刑事审判质效、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期“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审判法官在院内法庭即可与省内看守所、监狱连线,节约了审判时间,缩短了审判周期,加快了审判进度,节约了诉讼成本,大幅度提高刑事审判现代化水平。
下一步,信丰法院将继续依托智慧法院建设,在努力提升办案效率的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审判能力现代化,全力减轻当事人的诉累,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触手可及的司法服务,真正做到司法为民、司法便民,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