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接地方产业,开展课程、教材和教法的改革,成绩突出,获评江西省创新教学团队,负责的动物科学系获赣州市科技工作“先进集体”,成功建设赣州市农业科普基地。他是中共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系党支部书记、动物科学系主任吴辉生。他在2018年、2021年两次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他负责的项目拟授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个人也先后荣获江西省模范教师、全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技术技能名师、赣州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潜心教学,扎根一线培养人才
针对农业农村急需大量实用型养殖人才,而年轻人又普遍不愿学农的问题,吴辉生在专业内开展“三全”育人改革研究实践,培育学生“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情怀。教学中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他主讲的《猪生产》《动物遗传育种》等课程,大胆开展教学改革,注重课程思政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将课堂变成思想受洗礼、知识得提升、技能得强化的乐学天堂。
吴辉生以培养“爱农业、肯吃苦、留得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农业人才为己任,创新了“岗位轮动-五段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解决了学生实训难题。根据赣州市畜牧人才需求特点及产业发展实际,他创新“新时代半耕半读”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了大量的养殖人才和农村创业致富的先进,为赣州畜牧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培养的学生中既有在乡村振兴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农业精英,更有一批批扎根赣州农村、扎扎实实服务“三农”的普通养殖技术人员。
服务“三农”,田间地头书写文章
吴辉生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各有专长的产学研结合的优秀团队,扎根赣州大地开展畜牧科学研究。其中江西省星火计划项目《罗霄山脉生猪生态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针对当地生猪养殖过程中品种改良、生态日粮开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系统化解决方案,在赣州及周边养猪企业养养殖户中大面积推广,取得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富硒优质鸡生态养殖技术》项目的技术成果,在兴国县300余户农户中推广。
他始终把畜牧产业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把田间地头作为书写论文的主战场。探索生态养猪技术,指导养殖企业和农户攻克养殖技术难题,为赣州市的乡镇、农村及养殖户在生猪、宁都黄鸡、大余肉鸭等产业提供技术服务。近年来,吴辉生开展生猪养殖、养殖场疫病防治等专题培训100余次,共计培训养殖场管理人员、兽医技术员和养殖户6000余人次,现场技术服务指导共计300余次。
改革创新,教学科研取得实效
吴辉生十五年如一日,用一颗挚诚之心培养养殖人才,用一颗真诚的心面对农民朋友,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真正将论文写在了赣州大地,为赣州市畜牧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吴老师带领团队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项目10余项,编写了《养猪技术》等专业模块化特色教材;积极开展专业建设,2023年5月,负责的畜牧兽医专业群入选江西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赣州职业技术学院供稿)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