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郭建平报道:从赣州黄金机场出来,便能看到八个大字,“红色故都,客家摇篮”。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赣州拥有着众多标签,而近期为人津津乐道的标签却与以往不同,“五区一体智慧停车”已成为城市停车行业又一典型标杆。
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城市居民汽车消费不断增长,“停车难”成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为此,赣州市积极规划新建车位,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一期工程规建停车场10处,结合了绿地小游园地下、农贸市场、停车楼、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共计建设公共停车场10处,合计1646个停车泊位;2023年计划新建小华兴街、红旗二小南区、栎木坑路3处公共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488个、充电桩50个。聚焦医院等关乎民生行业重点领域,为缓解医院老院区“停车难”,投资建设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章贡院区)停车场提标改造工程,新增停车泊位280个,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但从实际运作中很快发现,单纯通过新建停车场无法彻底解决市区停车难题。
新赣南路停车场
附属医院(章贡院区)停车场
2021年经全面普查,赣州市中心城区汽车保有量约为50万辆,封闭停车场约1040个,停车泊位约40万个,汽车与车位比例约为1:0.8,已达到全国大城市平均水平,且已分区建设有区级智慧停车平台。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市级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各区域间停车信息无法互联互通,“城市停车资源使用率低”“区域分布供需失衡”等问题依然存在,城市停车难无法充分解决,为进一步缓解城市停车难题,2022年,赣州市政府办公室印发《赣州市“五区一体智慧停车”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加快补齐城市停车供给短板,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和城市治理智能化水平,推动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
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并确定由市城管局牵头,市属七大国企平台之一的赣州市政公用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政公用集团”)负责具体实施,筹备建设“赣州五区一体智慧停车平台”,并以“赣州五区一体智慧停车平台”为基础,推进各县(市、区)停车平台数据对接,打通信息联通渠道,打破“数据壁垒”,推动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归集共享,建成路内路外统一、停车缴费支付渠道统一、用户服务入口统一的市级智慧停车平台。项目落地推进由市政公用集团子公司赣州顺浩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整体负责。
五区一体智慧停车信息平台
“赣州五区一体智慧停车平台”建设的关键一步便是停车场联网,而实际推进中,由于赣州还未有《停车管理办法》,遇到了诸多难题。基于此,赣州智慧停车建设采取了“政府之手”“市场之手”双轮驱动,有效地推动了“五区一体智慧停车平台”的建设进度。
2022年,由赣州市城管局起草并印发了《停车联网实施方案》,面向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各个区政府(管委会)、交警支队、市住建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税务局、市卫健委、国资委、市人防办、市行政审批局等相关单位征询意见达成统一,并由赣州市城市管理局起草《实施方案讨论稿说明》,连同《实施方案》及各单位反馈意见,报请市政府常务会讨论,最终由市政府办公室印发《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赣州市五区一体智慧停车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政府文件明确各责任单位规定时间内逐步完成公建类停车场、路内停车、商超停车场的联网接入以及民营投资建设的社会停车场、退让红线停车场的联网接入,2023年12月底前完成学校、小区停车场的联网接入,并不再允许各区县再单独建立停车平台,实现统一支付渠道,T+1清分模式。与此同时,市城管局建立停车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工作专班,建立调度考核机制,保障联网工作的完成。
除政策引领外,为充分保障车场权益,市政公用集团同步采用了多项人性化市场策略,在不改变停车场产权、不侵犯业主方和运营方收益、不破坏原有停车数据的基础上,按照一场一策的停车场接入方案,对符合技术条件要求的停车场免费提供软件升级改造实现接入平台,对不符合技术条件要求的停车场,免费提供车牌识别停车设备替换改造,进而实现接入平台。
“一场一策”的方案赢得了广大停车场业主的认可,但方案的推进同时需要建设资金的保障。为此,市政公用集团经过充分的政策研究以及系列化方案的实施,以“智慧停车软件平台+停车场联网改造”成功申请到4000万专项债,有效解决了停车场联网市场资金来源,阐释了数字经济时代数字资产的价值。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