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周冰、吴瑶瑶报道:盛夏七月,烈日炎炎。入伏以来,气温持续节节攀升,当屋内的空调为大家送去清凉时,赣州市中心血站献血科一线工作人员头顶烈日坚守岗位,用一滴滴汗水为病患采集红色血液。“爱心人士冒着酷暑献血奉献爱心,我们更应在岗位上坚守,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我们都要打赢血液保障攻坚战。”献血科科长赖群英说。
因夏季高温天气影响,街头献血人数大大减少。为确保临床医疗救治用血,赣州市中心血站进一步将无偿献血向街头、团体、乡镇延伸。采血一线工作人员每天迎着第一缕阳光出发,奔赴各社区、乡镇、街头采血。夜晚万家灯火时,他们主动延长工作时间,为献血者提供优质的献血服务,诠释着对职业的忠诚。献血招募、献血者信息登记、体检、初筛、采血……无偿献血现场热火朝天,献血科工作人员铆足干劲加油干,尽管酷暑下的高温和闷热使得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工作服上甚至凝结了一层白白的盐霜,汗珠也爬满了他们的脸庞,但他们毫不在意,这并没有冲淡他们对无偿献血者的热情和采血使命的执着。从艳阳高照到夜幕低垂,他们总是一忙就是一整天,顾不上喝水,顾不上吃饭。结束一天的工作,手酸脚麻,腰酸背痛。
“大家座位上坐好,我们马上出发去会昌乡镇!”献血科司机郭海民每天驾驶着献血车带着采血同事穿梭在赣南各县(市、区)及乡镇。每次献血车出发前他早上总是第一个来,查看车辆情况,做好准备工作,从不耽误出车时间,驾驶途中也小心谨慎,从未发生行车事故;在采血护士和检验人员等忙碌的同时,他会加入进来,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每天收工后他还会把车擦得干干净净。对于无偿献血事业,郭海民不仅是热情的服务者,也是积极的参与者,他身体力行地为无偿献血事业奉献爱心,每年至少献血两次,用一己之力为他人的生命点亮希望之光。
作为血站的一名老员工,体检医生谢军在献血科已经工作了15年,长期奋斗在外采一线,工作虽然辛苦,但是他从无怨言。同时,他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他认为自己不仅要刻苦钻研专业技能,修炼好“内功”,而且要与献血者“做朋友”,为他们答疑解惑,做好无偿献血宣传,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无偿献血队伍中来。他说道:“我在一线采血已经经历过无数个雨淋日晒的时刻,也曾在酷暑高温下中暑晕倒,但在炎炎夏日里坚守岗位已经成为习惯。”
“今天户外又是近40摄氏度的高温,大家在防暑的同时也要向献血者持续提供我们的高质量献血服务……”作为献血科2号车组负责人陈枫对组内同事们说道。每一位献血者走上献血车,陈枫都立即热情迎接,并用温柔的语气耐心与献血者交谈,随后用自己娴熟的采血技术完成血液的采集,确保每位献血者的安全和舒适感。她说,每年的持续高温天气,因为工作人员献血车内和户外交叉作业,所以经常有中暑情况,但大家仍然坚守岗位,给予盛夏献血者最优质的服务。
血站人又被称作“红色信使”,传递的是红色血液信号,收集的是滚烫鲜红的爱心。他们只是采血队伍中的一个缩影,献血科还有很多这样优秀的献血车司机、体检医生、采血护士和检验人员,他们每一个人都将初心实践在一线,将使命践行在街头。血站人不畏艰辛战酷暑,致敬“高炎值”的你们!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