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王玉莲报道:一张小小的福利彩票背后承载着大民生、大公益、大梦想。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民政局始终秉承福彩“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用好每一分福彩公益金,最大程度增进民生福祉,在方寸间绽放公益风采。
“现在啊,我们安葬方便多了,之前家里老人去世我们要承担很大的经济压力,现在啊,多亏了党和国家,政策好啊,只要火化证明和死亡证明,我们就能自选公益性墓地进行安葬了。”陈师傅说道。
公益性公墓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为公民提供安葬骨灰的社会福利设施。其不对外经营、对外销售,主要服务安葬本村村民骨灰。公益性公墓扩建项目是上犹县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举措,是移风易俗、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些年,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殡葬服务需求,在中央福利彩票公益金的资助下,该县共投入近千万元彩票公益金相继建设完工社溪镇、陡水镇、梅水乡、水岩乡等公益性公墓,惠及人口3万人。为便于群众祭扫和安葬,公益性公墓无论从选址规划还是产品配套,充分考虑当地村民的实际需要,根据墓园的整体定位、文化背景及环境特点因地制宜,依山就势,注重与周边的生态环境相融合,将多种葬式自然融入墓园景观,融墓于景。同时结合绿色环保材料,打造了真正的绿色生态公墓。随着各乡镇的公益性公墓相继建设完工,墓穴数量也大量增加,截至目前,建设的墓穴(含墓碑)共计4705个。同时,周边也建设起了相应的配套设施,例如停车场、人行道、卫生间、焚烧池、水沟、水池、文化宣传墙等设施。
公墓配套设施的建设给群众带来了诸多便利。随处可见的硬化人行道和停车场让村民可以行车进入公墓区进行祭扫,即使碰上阴雨天气道路也方便行驶。许多公墓位置偏远,位于山顶,社溪镇公益性公墓就坐落于山顶,其山顶上建设的卫生间和管理用房就很好地满足了村民的用厕需求。焚烧池和水池的建设既满足了村民集中焚烧,又极大地减小了安全隐患。水岩乡建设的文化宣传墙,位置显眼,写着诸如家庭悼念、祭酒祭奠、鲜花祭祖等文明祭扫方式,很好地助推宣传了文明祭扫理念和诠释对生命的尊重。
在彩票公益金的支持下,公益性公墓项目的建成极大提高了殡葬服务供给水平,更好地保障了群众“逝有所安”的需求,做到了惠民利民便民。它既能适应农村的丧葬观念和消费水平,又较好地解决农村死亡人员火化后安葬的问题,助力农村殡葬改革,净化社会文明新风。通过广泛的宣传绿色殡葬和公益性公墓的建成,“逝有所安”不再是一些人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