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省地质局有色地质大队挂点的大余县浮江乡竹木村荣获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
近年来,有色地质大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整合优化资源,扶持产业发展,助力竹木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加强基层党建,提升组织能力聚民心
有色地质大队驻村工作队将基层党建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突破口,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抓手,与村“两委”干部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共同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做实党员活动,持续增强党员政治意识和组织观念。通过队领导主题宣讲、第一书记讲党课等方式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引导党员在“以生产促发展”中发挥“一人带动一家、一家带动一组、一组带动一村”先锋模范作用,凝聚群众,村党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时驻村工作队还真心实意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倡导文明之风,杜绝歪风陋习,防止矛盾纠纷,与当地村民打成一片,获得群众充分信任。
助推产业发展,增强集体经济保增收
有色地质大队在竹木村实地调研后,根据当地气候等条件,充分利用26400亩的山地面积,积极引导和鼓励村民种植脐橙、毛竹、花圃苗木等经济果木、林木,帮助他们按政策申请补贴。为保障农作物正常生产,有色地质大队更是发挥水文地质勘查的技术优势,在干旱季节和水源不充分的种植区域进行钻探打井,及时提供灌溉用水,保障农户利益不受或少受缺水损失。仅靠农业种植和竹、木加工产业,村民每年总收入达千万元。
驻村工作队利用村部楼顶空间,发展光伏产业。有色地质大队斥资15万元购买安装70余片发电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总容量42千瓦,可持续20年至30年。根据当地日照时间,年平均发电量5万-6万千瓦时,为竹木村带来稳定的经济收益。
短短两年多,该单位为村子产业发展直接拨付资金40余万元,通过争取政策支持和公益募集资金上百万元,村民收益也有了长久保障。
打造文明乡村,奉献一腔真情暖民心
围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色地质大队在竹木村从小处着手,积极开展教育帮扶、文明帮扶等多种形式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驻村工作队通过“雨露”“微心愿”“赣州希望工程助力乡村振兴圆梦行动”等活动,助力教育帮扶,先后落实助学资金40万元,受益学生150余人次。驻村工作队助力春耕秋收,开展法治、防灾防溺水宣传等志愿者行动,在村中常态化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对标榜样,学习典型,树立文明新风尚。
驻村工作队还组织村民开展村容村貌环境整治,带头拆除乱搭乱建,对卫生死角、公共设施、村庄道路等进行集中清理,水变得更清,岸变得更绿,道路变得更通畅,竹木村环境越来越美。
一位吴姓村干部感慨地说:“有色地质大队大到捐资立项产业扶持,小到帮医助学带动新风尚,修桥铺路,抗旱打井,竹木村获得‘全国示范村’他们功不可没!”
(李娟 徐靖诚 陈峰)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