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葛爱琴报道:为深化“三新”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增效提质,切实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增进各校教师相互学习。近日,赣州市高中教研联合体第一片区生物学教研活动在赣州一中举行。赣州市第一片区兼职教研员梁彬老师、赣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专家指导团成员、第一片区生物学教师及赣州一中全体生物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赣州一中生物教研组长王水冰老师主持。活动内容丰富,包括同课异构、专家评课、教师代表议课和活动总结。
赣州一中凌广丽老师、江西师大附中赣江院徐梦老师先后展示了高中生物学“三新”课例《种群的数量变化》。凌老师以赣州一中开展的酿酒劳动实践活动导入新课,以学生动手操作的酵母菌培养实验为主线,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很好的训练了学生的高阶思维,整堂课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徐老师按照教材的编排思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视频和具体实例让学生对种群增长有直观的感受,以问题串的形式让学生体验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并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教学节奏紧凑,层层递进。
两位授课教师根据同一教学内容巧思设计,侧重各异,勇于创新,采用不同教学设计思路、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展现出完全不同的教学风格、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呈现出一场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教学盛宴。
课堂展示结束后,赣州一中生物教研组长王水冰老师介绍了本次活动内容及安排,两位授课教师依次介绍了教学思路。指导团的谢雯、谢意老师依次对两位授课教师的课例进行了深度点评,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一致认为两位老师教学功底扎实,课堂中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好地落实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各校教师代表对两位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他们肯定了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特别是老师们能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维度进行课程展示,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聚焦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对课标的理解和教材的把握准确,同时也对老师们今后的教学提出了有效可行的改进建议,达到了共同学习、共同提升的目的。
第一片区兼职教研员梁彬老师总结发言,肯定了赣州一中在举办活动中准备充分,精心组织,并表示本次活动为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教学设计和教学风格的平台,拓宽了老师们的视野,由此开阔了老师们的教学思路,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同时指出同课异构活动可以促进不同学校的交流,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聚树成林,聚滴成河,每位教师都在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而努力探索着适合校情、班情、学情的教学模式。此次生物学同课异构活动,既是一次课堂教学活动的切磋之旅,也是一次充满智慧碰撞的教育共研之旅。第一片区高中生物学教研组的全体老师不仅推进“三新”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增效提质,更树立了与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相适应的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