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秋冬季节,是儿童上呼吸道疾病多发的时期,儿童身体抵抗力较弱,容易患上感冒等传染性疾病。且又到了多种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支原体肺炎也乘虚而入,许多小朋友会出现反反复复的鼻塞、流涕,咳嗽、发热等症,对儿童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儿童医院更是人满为患。与此同时,因为“耳痛、耳道流脓”等问题,好多小朋友们都在赣州红旗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如何科学地认识儿童急性中耳炎,更好地治疗中耳炎,今天就以问答的形式为大家详细讲解。
儿童中耳炎是什么?
发生在儿童时期常见的中耳炎,包括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前以疼痛为主,有时有跳痛、搏动性耳鸣等,常伴有发热、乏力、恶心、腹泻等全身症状。
鼓膜穿孔后可有耳流脓表现,但全身症状可能减轻。鼓膜穿孔长期不愈,反复流脓日久就可能形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也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耳部以闷堵感、低沉耳鸣、耳胀痛为主。如果超过一两个月可能逐渐转变成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儿童中耳炎是由于什么引起的?
儿童的急性中耳炎,无论化脓性的或者非化脓性的,绝大多数与细菌的急性感染有关,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或者孩子有长期的咳嗽或鼻炎等。
在疾病的早期,两者的临床表现相似,由于抗生素的早期和广泛应用,不少以化脓性开始的中耳炎,以后可转变为分泌性中耳炎,所以经常将两者不加区分地统称为急性中耳炎。
有时候外界因素譬如跳水、潜水、乘坐飞机、过隧道时也有可能诱发。
儿童时期,小朋友身体抵抗力相对弱,容易感染上呼吸道疾病。
而小孩的咽鼓管比成人更为短、平、直、宽,导致呼吸道的炎性因素经此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此时的孩子们有很多都有不同程度的腺样体的肥大,可能压迫鼻腔后端的咽鼓管咽口组织,导致中耳炎迁延难愈,组织间相互感染。
别小看儿童中耳炎
确实需要重视,婴幼儿时期发生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甚至乳突炎,全身症状重,发热、抽搐、呕吐等非常常见,很容易继而鼓膜穿孔流脓甚至引起脑膜炎等较重的疾病。
有些较大一点的孩子,因为某次的耳痛没有重视,过段时间发现孩子看电视、手机等时候声音放得比较大,或者叫他的时候常常听不清,那有可能是中耳的分泌物已经影响听力了。
但因为孩子不会表达,这时候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的异常表现就要及时就医。
在儿童耳科疾病中占比如何?
比例较大。普通的耳鼻喉科门诊中以耳部就诊的患儿中,极个别因为耳鸣、耳聋,剩下的基本是耵聍栓塞、各种外耳道炎或者是中耳炎,所以,儿童中耳炎在门诊耳部疾病比例较大。
经常发生在多大年龄段的孩子身上?
个别哺乳期的婴幼儿、多数3-6岁的幼儿,少部分发作在7-14岁的孩子。
儿童中耳炎发生高危因素有哪些?
支原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流感、鼻窦炎、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过度增生、急性扁桃体炎等情况都容易引发中耳炎。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注意什么?
平时注意养生保健,不吃或少吃凉的、甜的,作息要规律,阳光下户外锻炼,增强体质;发病时及时就诊;发病后定期复查。
孩子发生哪些症状,家长就要注意了
婴幼儿不会说话的时候,孩子出现感冒时或感冒后无故摇头、拍耳、哭闹等等情况就要就诊了。孩子会表达后,但凡孩子说耳痛、耳闷堵感或不舒服就要及时就诊。
需要做哪些检查?如何判断确诊?
根据病因不同,一般都是血常规、流感病毒、支原体等化验,以及耳鼻喉科耳内窥镜和声导抗测听等专科检查。必要时另外可能会有腺样体、肺部相关X线片或其他影像学检查。
治疗方式都有哪些?
治疗方面,中西医方法还是有所不同:
西医治疗——一般在耳痛但鼓膜未破的情况下可能先用酚甘油滴耳止痛,或用抗生素滴耳液耳浴,口服抗生素、滴鼻、喷鼻,口服黏液促排剂等方法。
中医治疗——首先辩证,如果是风热,可能予以疏风解表,通窍排脓的方法结合耳部局部治疗,风寒就一定要用发汗散寒的方法,否则中耳积液往往迁延难愈,很久都不能消失。
但无论中西医治疗,复诊非常重要,一定要在复查后中耳健康后再放下心来,免得留下永久听力降低等后患。
什么样的中耳炎要置管呢?
如果6个月发生3次中耳炎或者1年发生4次中耳炎、长时间听力下降、持续中耳积液、言语迟缓患者需要置管。
孩子说耳朵疼,是不是中耳炎?
孩子说耳朵疼,有以下几种情况:外耳道炎、耵聍栓塞、异物入耳、急性中耳炎、咽部感染吞咽时的神经痛等,需要到医院就诊检查。
感冒怎么总引发孩子中耳炎?
感冒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呼吸道感染,这时鼻腔、咽部、鼻咽部等部位黏膜肿胀,炎性渗出,加上儿童时期咽鼓管本身就短、平、直、宽,炎性物质很容易进入中耳,诱发中耳炎。
特别是擤鼻、咳嗽、过隧道、乘飞机等对耳压有影响的情况下更容易诱发。
坐飞机也要注意中耳炎吗?
对。飞机起飞降落时,中耳气压变化,可能会有耳闷堵感,如果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人,可以乘坐飞机和飞机。(赣州红旗中西医结合医院供稿)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