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王家荣报道: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信丰县小河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依托现有村民小组,优化网格、整合队伍、完善机制,推进党建引领乡村网格化治理,实行“微协商”、开展“微服务”、制定“微积分”、搭建“微平台”的“四微”模式,全面激活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构建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推行“乡间夜话”“协商小院”“议事小巷”等网格内微协商特色活动,建立不限时间、不限形式、不限场地的群众协商议事会,充分发挥“院长”“巷长”熟知民情、地域熟路的优势,引导村民理性合法地表达诉求,有效推动“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真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内。目前,小河镇开展“乡间夜话”“街巷院子荟”“屋场会”“网格会”等活动88场次,化解矛盾纠纷26起。镇村干部对医保缴纳、宅基地改革、土地流转、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进行政策宣讲,并听取百姓诉求、解决实际困难。
建立以包联干部、网格长、网格员的三级网格微服务体系。整合村“两委”成员、综治网格员等享受县乡村财政补贴的人担任网格员,并用活党建资源,同一网格内的党员编入一个党小组,负责联络和跟踪服务。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党员的特长,组织各级网格员开展环境整治、关爱老幼、协调代办、医疗护理等“微服务”,广泛收集群众的“微心愿”,使群众“没空做、无力做、做不好”的一些小事得以圆满解决。小河镇现有125个网格,509个网格员。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五老志愿服务队3支服务队,构建111个网格党小组,推行“六岗六员”制度,对网格党员进行设岗定责、因才施“位”,累计开展微服务300余次,完成群众“微心愿”60余个。
制定“以劳积分,以分换物”的农户微积分制度。小河镇把纷繁复杂的村民自治行为标准化、具象化为农户积分清单,各村以户为单位建立积分台账,按照村民参与村级事务、公共服务、义务清扫、扶老爱幼等志愿活动时间每小时1积分量化赋分,每月兑换一次积分,年终对村民积分情况进行汇总排序,前十位者分别进行表彰奖励,并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村后备干部和评优选模等推荐对象,形成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
搭建贯通“县—镇—村—网格”四级信息化通道网格化管理微平台。整合各部门数据端口,组建“人、地、事、物、组织”五位一体的网格基础数据库,建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推行发现、受理、分流、处置、反馈“五步工作法”,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情办好。
小河镇推广党建引领基层三化“信速办”平台,通过“信速办”平台实现线下办理与线上办理相结合,实现政策落实“信速办”、群众诉求“信速办”。截至目前,小河镇“信速办”平台办结上报事件2347件。使组织的服务触角像“电网”一样通到千家万户,确保上级政策一贯到底、基层组织“耳聪目明”、服务群众便捷高效。
小河镇将继续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