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谢日华报道:近日,随着一声“叮”的提示音,交通鹰眼系统提示有一辆涉嫌违法超限运输车辆驶入了会昌服务区,驻守在会昌服务区执法室的执法人员立即驱车在服务区找到该车,按程序开展执法检查,请司机进入执法室开展调查。
经核实,该车于2023年12月6日确实存在违法超限情况,于鹰眼系统推送数据一致,额定重量18吨,车货总重19.6吨,超限1.6吨,超限率为8.9%,符合《江西省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2024版)》中轻微免罚标准,在当事人接受超限危害警示教育后,大队对当事人做出不予处罚的决定。
事后,当事人刘师傅说道:“我觉得你们这个系统非常好,有违法记录嫌疑的车辆进服务区就要接受检查处理,这样不仅可以打击违法行为,还维护了整个市场秩序,规范了行业合法合规运输,大家以后都不超载了,不再恶性的竞争,我们司机的行车安全也得到了保障,而且你们执法也很人性化,我接受了教育的同时也很高兴,我为你们点赞。”
省交通运输执法局七支队持续推进信息化执法装备赋能工作,研发的“交通鹰眼”系统,为服务区执法室装上“慧眼”,通过对进入服务区车辆的车牌进行识别并对比后台的涉嫌违法车辆数据,在5秒推送预警信息至执法室,方便了执法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对进入服务区的涉嫌违法车辆开展行政检查,查实后及时进行执法处理,提升了一线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效能。
通过精准定位嫌疑车辆,避免了执法人员开展执法检查的盲目性,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自今年该系统在会昌服务区测试以来,共识别车牌5000余次,推送有效预警信息25条,开展行政检查25次,消除24条违法嫌疑,向司乘人员进行普法宣传25次。
下一步,“鹰眼”系统将继续推广并完善,扩展对违法行为种类的识别能力,提高对违法特征的识别准确率和速度,持续打击交通运输违法行为,让科技执法、智慧执法成为一把执法人员手中的“利剑”。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