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郭素珍、沙孟玲报道:日前,赣州某县医院的一名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黄先生因生命垂危急需体外膜肺氧合(ECMO)循环辅助技术维系生命体征,遂向赣医大一附院紧急求援。接到该院求援信息后,赣医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综合ICU)ECMO团队迅速行动,争分夺秒,专业操作,最终为黄先生植入ECMO并完成院际转运。
ECMO又称人工肺,俗称“魔肺”,是挽救重症患者生命的最后一位勇士。
火速集结,时间就是生命
赣医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接到求援信息后,全员火速到位,携带好设备及救援物资立即前往该院。到达该院后,在欧阳松茂主任医师的指挥下,和该院医护人员一起立即展开抢救。
评估、预充、置管、生命体征监测......抢救现场紧张有序,环环相扣,成功完成VA-ECMO上机。上机后,黄先生生命体征仍不稳定,需大量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经家属同意后,黄先生转入赣医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进一步治疗,并行急诊冠脉造影+必要时支架植入术。
跨院转运,上演生死时速
成功上机仅仅是第一步,危重症患者的ECMO转运,仍然是一个相当严峻的考验,负责转运的救护车成了一个“移动的监护室”。
救护车上,ECMO团队各司其职,严谨有序,对ECMO管路、人工气道、各输液通路进行妥善固定,严密监测黄先生的各项生命体征,随时调整仪器参数,全力保障黄先生转运途中的安全。
当天晚上2:03分到达赣医大一附院大门,双绕行后于2:15分送达导管室,2:20分开始seldings法穿刺右桡动脉,2:34分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2:45分完成前降支支架植入术,术后转入重症医学科(综合ICU)进行后续治疗。
密切监护,患者转危为安
在ECMO运转期间,重症医学科(综合ICU)副护士长王芬每天关注黄先生病情,明确监测要点,明晰护理重点,实行医护专班管理,转入专用负压病房,严防院感发生,确保一级救治质量。
ECMO上机6天后,黄先生氧合得以改善,感染控制良好,生命体征平稳,成功撤机。
撤机8天后,黄先生由气管插管给氧改为高流量给氧,2天后,黄先生氧合达标,改为鼻导管给氧。
床旁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为了使黄先生尽早康复,提升后期的生活质量,在黄先生可耐受的情况下,护理人员每日上午将黄先生扶至轮椅上行呼吸锻炼,促进心肺功能的恢复。
为了疏导黄先生内心的不安与焦虑,科室特意请黄先生的亲属在其行呼吸锻炼时进行陪伴,既可以满足黄先生心理上的慰藉,也可以为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优质护理,实行三心三有
科室每天设专门辅助班负责黄先生的基础护理,口腔护理、会阴护理、床上洗发、擦浴......提高黄先生ICU住院体验。
转入心内科行后续康复治疗后,重症医学科优质护理小组及时回访,对黄先生后期康复和治疗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
ECMO是重症医学科的标志性技术之一,是抢救呼吸、循环衰竭患者的有效手段,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了最后的支持和保障,是此类患者转危为安的桥梁。重症医学科(综合ICU)团队将以更精湛的医术,更高尚的医德,更人性化的服务,为广大重症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