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曾尾龙报道:3月8日,信丰县第七中学举行“臻善实践体验课开课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耕善园开园”仪式。全校班主任和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教务处李宇平主任主持仪式。
以劳立行,锤炼坚毅品格。信丰县第七中学自创办以来,不断拓展课程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内涵,创新劳动教育模式,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臻善实践体验课》切合学校劳动教育实际,曾列为江西省百强校本课程。在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建设的校内劳动实践基地——耕善园完工后,学校在“耕善园”开园之际,一同启动了进一步升级完善丰富了劳动教育内涵的本学期臻善实践体验课,标志着学校劳动教育工作迈向了新的台阶。
活动伊始,信丰县第七中学校长唐雪花作了开园致辞。在简介学校“耕善园”的建设情况后,她说,提升劳动实践能力,培养劳动精神和劳动意识是学校五育并举的重点工作。希望同学们在积极参加劳动实践活动中,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心中。希望同学们要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通过劳动来提升品质、增长智慧、强健体魄、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希望同学们在基地播种下辛勤的种子,收获丰厚的知识,扎实脚步,在沃土上不断耕耘,共同创造劳动的丰硕成果。
接着,副校长陈定财宣读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管理制度。校领导为各班发放了劳动工具、种子、肥料和劳动实践记录本。信丰县第七中学党总支书记刘玉宣布正式开园,一起为“耕善园”揭幕。
启动仪式后,同学们在党员老师的带领下,参与种植、浇水、施肥等各种劳动实践。种植过程中,同学们拿着小铁锹,在自己班级的承包地上松土浇水,沉浸在欢乐的耕作中,忙得不亦乐乎,每个孩子的脸上洋溢着劳动的喜悦。通过种植劳动,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
据信丰县第七中学校长唐雪花介绍,学校有效整合土地资源建设的校内劳动实践基地超2000平方米,划分为五个区,A区、B区为果蔬种植区,同学们可以在基地上种植喜欢的应季蔬菜和水果,了解记录各种蔬菜在不同季节的生长过程,体验亲手种植的乐趣;C区为花卉和无土栽培区,让同学们体验无土栽培技术;E区设有育种室,学习高效育苗、无土栽培,体验现代农业的先进性;D区为生物实验区,由生物老师指导学生将生物知识运用到实际种植,把生物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使同学们在实践中见真知。每块地都有喷灌装置,学校将聘请有种植特长的家长为技术指导员,协助班级管理好各班责任地。在基地取得成效,将生产的蔬菜提供给学校学生食堂,用于改善提高学生伙食,也鼓励各班把劳动所得捐献给有需要帮助的困难家庭和同学。
劳动即生活,生活即教育。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信丰县第七中学力争把“耕善园”劳动实践基地建成“令人向往、得到锤炼、备受鼓舞、启悟心智”的重要育人场所。不断拓展劳动教育资源,积极开发劳动教育课程,紧紧围绕实践二字将劳动教育课程化、实践化、活动化,引领学生真劳动、真实践、真体验,让劳动教育成为学生生命教育最美的实践方式,为孩子的成长奠基,为孩子的发展助力。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