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胡慧萍、彭璇、李建飞报道:为了探索了解于都红色革命历程,深刻理解长征精神内涵及意义,6月1日,赣州职业技术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社师生团和汽车工程学院新疆阿克陶县汽车运用与维修培训班共70余人赴于都县开展以“争做新时代新长征强国少年”为主题的红色研学活动,通过实地参观、亲身体验、深入交流重温革命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深入地了解于都的红色历史,更能够在心灵深处激发出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和对红色精神的传承之志。
第一站大家来到了长征出发纪念园,师生整齐列队,新疆阿克陶县汽车运用与维修培训班学生代表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全体师生三鞠躬表达对革命先辈深切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纪念馆的各个展区,讲解员介绍每一个场景背后的长征故事,讲述了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的重要历史地位,以及革命先烈们在长征途中的英勇事迹,最后讲解员从“百、千、万”三个字让大家更好地记住于都。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师生们了解到红军长征的路线,体会到了红军的种种艰难,更多的是被红军当年在极其险恶和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不畏强敌,不怕牺牲,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所感动。他们表示要继承那些为国牺牲将士们的革命遗志,接过革命的火把一代一代传下去,弘扬长征精神,继续新长征。
第二站来到了红色标语之乡——禾丰,禾丰小城研学基地感受实践与体验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在禾丰小城研学基地首先参观了红三军团旧址、大湾村双石背溶洞、禾丰农民协会旧址,讲解员为大家讲解旧址中所蕴含的革命故事,师生们仔细聆听讲解,询问故事细节,对红军的英勇事迹表示由衷的敬佩,用笔写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等歌颂红军诗词。接着开展了投壶、射箭、制作于都兰花膏等活动,投壶时大家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集中精神,抬臂投矢,两两比拼;体验射箭时,大家大显身手,动作行云流水、自信满满,一支支飞起中靶,一阵阵欢呼不绝于耳;制作兰花膏的过程中,大家展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和专注度,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活动让大家了解革命时期的艰苦卓绝和英勇奋斗,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韵味。他们表示,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历史文化知识、传统技艺的体验与学习,也更让他们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经过一天紧张而充实的红色研学活动,大家深入了解了于都的革命历史,感受了先辈们的英勇奋斗精神,共同见证了红色文化的魅力,也深深感受到了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深刻领悟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