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傅莹报道:“乡村振兴的本质是人文的集聚与农村本源的发展……”在大塘埠镇近期举办的干部夜校活动上,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建筑系主任华晓宁正在进行《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空间设计赋能》专题授课。与会人员认真聆听,不时低头记笔记。
2024年7月下旬,在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晓宁副教授的带领下,来自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南昌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等高校的8名同学组成了南京大学“苏港澳大学生乡村振兴工作营”暨“南京大学乡村振兴工作营”功埠塘捐团队,来到信丰县大塘埠镇开展为期10天的乡村振兴实践工作。
在大塘埠镇邀请下,实践团先后到万星村、沛东村、大塘村、长岗村等地实地调研基层党建治理、产业发展、文旅业态等情况,并多次与镇干部、村“两委”成员召开座谈会。
基于10天的实地走访调研,结合丰富的设计经验,实践团为大塘埠镇在乡村振兴规划设计、建筑与场地设计、脐橙和萝卜文创设计等方面提供了系统性的方案和建议,运用支队成员的学科专业优势,为大塘埠镇万星村规划设计了以“特色田园综合体乡村”为发展方向,打造集田园体验、休闲观光、农业种植于一体的农旅型中心村;在大塘村祠堂基础上策划了融村庄精神中心、村民文化中心、民俗活动中心为一体的客家文化客厅;以脐橙、萝卜、辣椒等大塘特产为基础的文创产品设计。工作队的运营规划亮点纷呈,形式多样,既包含了高瞻远瞩的长期规划,也涵盖了当前即可付诸实施、见效的短期项目,为大塘埠镇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思路和创意。通过双方的合作洽谈,不仅拓宽了基层干部对乡村振兴的认知视野,更激发了广大青年学子投身乡村建设的热情与信心。
为进一步推动校地融合创新发展,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还与大塘埠镇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意向。大塘埠镇将以此次基地共建为契机,让高校的科研优势、人才资源精准对接乡村发展需求,促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同时为青年学子们提供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平台,将实践基地打造成为特色鲜明、保障有力、硕果丰富、社会认可的学生实践基地,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品牌,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和优秀人才关注支持乡村建设发展。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