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王馨文报道:8月22日,记者从赣州市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全南县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产业转移承接地、旅游康养目的地、农副产品直供地、对接合作新高地,加快建设全市乃至全省的乡村振兴先行区、生态文明样板区、城乡统筹示范区、品质生活引领区,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全市前列。
坚持量质齐抓,产业能级加速跃升。全南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紧紧围绕电子信息、有色金属和新材料、新能源3个产业集群延链补链强链,近三年密集落户赣锋锂业、盛和新材料等115个重点产业项目,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突破100家,三年工业倍增升级目标基本实现,开发区综合考核连续三年获评省市“第一等次”。大力发展高品质农业,集聚力量做大做强有机蔬菜、畜禽养殖、特色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创建全省首家有机蔬菜“盒马村”,预制菜产业综合产值突破6亿元,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高山蔬菜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生猪调出大县、江西省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充分发挥全南绿色生态优势,打造3个国家4A景区、2个省4A和3个省3A乡村旅游点,依托中国攀岩小镇积极承办国家、省级攀岩赛事,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坚持改革创新,发展活力充分释放。全南紧扣“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要能做到”的目标,从思想、机制、体制上全面对标湾区,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最快1小时内办结,企业登记平均用时15分钟,率先探索“一业一证”改革,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在2023年度全省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中列“第一档次”。深入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开展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梯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9家,创建市级以上创新平台和载体36家。
坚持区域协同,城乡发展步履坚实。全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4个,全面贯通“一江两岸”环形走廊,桃江新区全面建成,老城区旧貌换新颜,获评国家卫生县城。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监测对象稳定消除风险627户2184人。稳步推进“四融一共”和美乡村示范带建设,创建8个美丽宜居示范乡镇、94个美丽村庄、15000余户美丽庭院,实现省级卫生乡镇全覆盖。
坚持绿色转型,生态底色愈发靓丽。全南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科学有效实施能耗“双控”和“两高一低”项目管理,持续推进产业、能源结构优化升级,新能源装机达30万千瓦时,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近65%。绿色生态底色更加浓厚,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累计投入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资金11亿元,新增城区污水管网28公里,复绿露天废弃矿山35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0平方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提升至83.39%。“两山”转换成效更加显著,扎实推进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工作,连续三年完成年度GEP核算,2023年入选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示范创建基地。先后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级生态功能县。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