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王卫卫、李凌云报道: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教学技能及教育理念。信丰县第四小学于8月29日、30日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开学教师集中培训。本次培训老师们积极参与,展现了老师们对专业成长的渴望与追求。培训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师德师风建设、班主任及教学培训、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等多个方面。
张贤锋副书记做了题为《苹果与柚子党纪与师德》的讲座,他从微党课视频、《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讲座紧密结合实际,内容丰富翔实,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一个党员,纪律是高压线,对于一个政党,纪律是生命线,对于一位教师,师德是警戒线。应时刻谨记,教书育人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必备品质,时刻保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规范自身言行,严格遵守师德师风规范。
讲座最后,全体教师进行了师德宣誓,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要弘扬教育家精神,立志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接着,曾敏明副校长对学校全体教师进行了基础教育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她主要介绍了江西智慧教育平台“学习园地”应用,引导教师去用好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指导教师如何运用高效的教学、教研方法,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指导教师如何优化作业设计策略、提升作业设计水平,去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训紧扣义务教育学习园地的特点及使用,为大家讲解了江西智慧教育平台学习园地应用的操作技巧。
班主任业务培训中,朱雪妹老师做了题为《用魔法打败魔法》的班主任业务培训。朱老师风趣幽默,用一个笑话开头引出班主任一词,并强调了班主任的重要性。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做好三件事:画圈(定边界、定规则、定标准)、画饼(明需求、给愿景、做激励)、画叉(找问题、明原因、提建议),用魔法打败魔法,一个班级的学生真正将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整个班级自然会稳中有序,实现良性发展。
张一姣老师以《点滴管理润物无声》为主题很好地总结了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感悟。她从四勤(勤观察,勤动脑,勤动手,勤沟通),四心(爱心,细心,耐心,恒心)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与做法,让老师们感受到班主任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要用脑,用爱,用心,用行动,常抓不懈,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创造性地进行班主任工作。
教师业务培训中,刘兰英老师作了题为《数学教学中的点滴体会》的讲座。她从课堂效率、抓练习反馈、计算能力培养、解题技巧、培优辅差等方面分享了数学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她讲到数学教学要将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结合,帮助他们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激发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要密切观察学生反应,及时引导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回到学习中。其次,要通过练习反馈,制作评价表记录学生表现,面批面改作业,帮助学生理解错误。她强调,计算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技巧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数学的耐心和信心。同时,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要采取个性化辅导,帮助他们取得进步。
曾长秀老师以《做一个幸福的老师》为主题的讲座,她从感恩团队、互相学习、激励学生、教学反思等方面分享了语文教学中的妙招。讲述了向团队老师学习、坚持不懈做好学生工作,她指出作为上善教师要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斗志,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向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前行!
30日下午,党支部书记、校长李定生作了题为《弘扬教育家精神做上善幸福好老师》的专题讲座。李校长带领全体教师一起温习了教育家精神内涵,并勉励大家要努力成长为一名具有教育家精神和高水平施教的上善幸福好老师。一是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这是我们做教师的根;二是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这是我们做教师的德;三是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这是我们做教师的本;四是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这是我们做教师的源;五是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这是我们做教师的魂;六是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这是我们做教师的志。
培训中,李校长引用多个鲜活的名人案例,勉励老师们要坚持师德为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育人为本,坚持终身学习,在躬行教书育人中弘扬教育家精神,做上善幸福好老师。李校长的讲座旁征博引,精彩纷呈;语重心长,情深意切;振奋人心、凝心聚力。
最后,全体教师合唱《众人划桨开大船》,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新学期,新征程,新目标,新希望。我们坚信,信丰县第四小学的上善师者们定会继续发扬上善四小精神,团结同心、勤奋扎实、不甘落后、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继续在工作中同心同德、实干担当、乘势而上,再创四小千姿万彩的新画卷。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