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赣州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萍乡 新余 鹰潭 赣州 宜春 上饶 吉安 抚州
   县市区共青城 | 进贤 | 吉水 | 南康 | 永修 | 南昌县 | 万载 | 安义 | 新建 | 永新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赣州频道  >  赣州各地
江西兴国:实施兴国籍博士人才返乡计划 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2024-09-14 15:43:58    来源:大江网
编辑:郭家凌    作者:史名旺
字体:   | 赣州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18507970533
赣州新闻热线:18507970533 网上曝料QQ:1342680324 站长:王盛泉(13803589582 )

  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史名旺报道:近年来,围绕解决县域平台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用不好、留不住”等难题,兴国县充分发挥兴国籍在外博士人才的资源优势,鼓励和引导该县在外博士人才反哺家乡、投身家乡、建设家乡,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兴国县获评全省2023年度二类县(市、区)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全市2023年度工业倍增升级先进县(市、区)、2023年度开放型经济工作先进县(市、区);兴国经开区获评省级开发区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多措并举,打造人才引进“强磁场”

  “世上最美的风景,就是回家的路,兴国永远是您最温暖的家,热切期待您多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牵线搭桥,与家乡人民一道讲好兴国故事、唱响兴国声音,帮助家乡发展。”不少在外高层次人才说到《2024年致兴国籍在外优秀人才的一封信》时让他们颇受感动。兴国县充分发挥“乡情、亲情、友情”三张牌的情感纽带作用和“地缘、血缘”的社会网络功能,用心用情织密“乡情联络网”,以乡情激发向心力,让在外优秀人才切身感受家乡变化,知晓家乡营商优惠政策,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集聚的“磁场效应”。

  打好“感情牌”,吸引人才。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理念,出台《“兴贤兴国”人才回引工程实施方案》。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机制,结合博士人才的行业性、专业性特点,指派专人与在外博士人才联络对接。建立在外博士人才信息库,动态更新人才台账,由人才所在地党委政府按照“编发一条短信、拨打一个电话、寄送一张贺卡、开展一次走访”要求,抓好在外博士人才的联系、服务工作,及时掌握人才状况。目前,已梳理106名专业对口、家乡观念较强的博士,建立对接联系。近三年,累计柔性引进省级专家以上人才31人、D类高层次人才150人。

  打好“事业牌”,吸附人才。根据全县2+1+N产业布局、企业人才需求,深入各行业领域调研,充分摸清县内人才需求,并根据博士人才资源情况,并结合兴国籍博士人才学科领域及服务意愿,分领域、分类别,制定全年人才需求计划。由各行业主管单位结合本单位当前工作实际,在博士人才与智力项目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人才与智力项目需求表,全程跟踪落实情况,推动人才智力项目落地见效。实施“揭榜挂帅”机制,向广大在外博士人才及团队发布“英雄帖”“征集令”,通过组织开展博士人才走访、专家专题研究、召开交流会议等形式,以技术指导、科研论证、交流合作、教育培训、医疗服务、成果转化、项目转移等方式,推动人才资源向兴国流入。

  搭建阵地,激发人才创新“内生力”

  每逢节假日,兴国博士风采馆内人头攒动,来自全县各地的莘莘学子,早早地就聚集到了博士馆门口,其中不少是父母带着孩子前来参观,或者是了解家乡人才情况。兴国博士风采馆位于兴国县长征文化艺术中心,展馆面积700平方米,为全国首个县域博士人才主题展览馆。展馆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设计理念,以图文、实物、数字媒体等形式,展示了兴国籍博士人才矢志奋斗、报效家国的靓丽风采。

  建起平台,集聚博士人才资源。通过兴国博士风采馆、兴国创新发展研究院等平台,将原本散落在天南海北的博士人才汇聚在一起。截至目前,博士风采馆已全面展示了近300余位兴国籍博士人才在医学、工学、理学、农学以及人文社会等多个学科领域的杰出成就。推动开展兴国博士讲堂、兴国博士沙龙等招才引智活动50余场,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建优平台,激发博士人才潜能。依托在外兴国籍博士研究领域及成果,每年定期组织相关领域的博士人才,针对全县产业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资源禀赋等方面进行调研,提出推动全县产业升级的意见建议。同时,根据调研情况,按需求和行业组建项目团队,统筹做好高精尖资源的整合和引进工作。先后促成国康农业有限公司与省农科院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兴国芦笋产业研究院”,江西中医药大学陈焕文副校长,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教授、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专家李爱青博士等10余名乡贤回到家乡建立(博士、专家)工作站。

  用活平台,聚力服务中心大局。依托驻外招才引智联络站等平台,兴国籍在外博士人才发挥自身人脉、技术、资源等优势,推动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已推动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刘兆平在兴国县成立全国首家县级石墨烯新材料科普教育主题科技馆。推动2023年签约项目51个、签约资金达333.46亿元,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2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市级以上科创平台7家。

  做优服务,构建留才爱才“生态圈”

  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陈德生作为2024年柔性引进人才,现就职于兴国县人民医院,他是运动医学的领衔专家,也是兴国籍博士人才返乡计划的积极响应者。他说:“自己是从兴国这片土地上走出去的,所学的医学知识能够服务于家乡人民一直是他最大的心愿。”为了能给返乡人才提供更好更优的人才服务,兴国县积极协调,帮助人才解决“即来即议”事项,着力构建留才爱才“生态圈”。

  大力保障人才待遇。2022年兴国县探索设立全省首个县级人才发展基金,同时整合国家、省、市财政专项资金拨款,国内外各类机构、团体、单位和个人的赞助或捐款,不断壮大人才发展基金池,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建立人才政策待遇常态化兑现机制,2023年共发放人才津贴以及个税返奖等政策待遇近400余万元。大力开展人才住房筹建工程,近三年来,新建统筹人才住房1000余套,为每一位返乡创业人才提供住房保障。

  创优人才精细化服务。组建高层次人才服务小组,安排专人负责“赣州才服通”平台日常运行,及时对人才诉求进行疑问解答。寄送、发布《致兴国籍在外优秀人才的一封信》,向广大兴国籍在外优秀人才送上来自家乡的新春问候。对重要节假日回乡省亲的兴国籍在外博士人才,由县领导、所在地党委政府进行走访慰问,帮助解决老家实际问题,为人才消除后顾之忧。高质量打造人才驿站9个,为博士人才政策咨询、座谈交友等综合服务提供专门场所。

  浓厚尊才爱才氛围。传播兴国人才好声音,高规格举行“三请三回”招才引智推介会座谈会,宣传推介兴国县招商引资政策和人才政策。首次高规格举办人才政策待遇集中发放仪式,对全县200余位优秀人才进行表彰奖励。全力讲好人才故事,成立乡贤馆、开设“人才时讯”专栏,对兴国籍在外博士人才回馈家乡参与家乡建设的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激励更多兴国籍在外博士人才为兴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106580009,3元/月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
点击排行
中国人保

稿件请投:1342680324@qq.com

中国江西网赣州分站新闻热线

主编:王盛泉 13803589582
手机:18507970533

热忱欢迎广大网友提供新闻线索!

微信爆料:13803589582

中国江西网赣州分站【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