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郑晓翠、曾卫平报道:近年来,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思政课教育创新上不断探索与实践,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思政理论课改革向纵深发展。近日,该校的“行走的思政课”再次成为亮点,通过一系列富有创意和实际成效的活动,让思政课不再局限于教室之内,而是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让理论在实践中熠熠生辉。
赣州职业技术学在赣州市教育局的牵头指导下,与7所中学和6所小学共同组建了赣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第四联盟体,构建起“大思政课”教育发展新格局。作为联盟体的牵头单位和唯一一所高校,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课外相协同的机制,积极探索思政育人的新路径。
“行走的思政课”是赣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大特色。该校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打造的红色文化研学旅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成为了师生们开展思政课实践研学的重要平台。两校师生定期交流互访,共同赴兴国县等地开展实践研学活动,通过实地场景教学,让学生们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中感悟历史、坚定信念。据统计,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成立以来,已累计组织师生实践教学活动三十余次,参与师生近千人,有效提升了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思政课的教学方法上,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同样注重创新。该校采取启发式、对话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通过议题式教学、经典诵读、故事演讲等教学形式,依托学习强国、江西思政及各类新闻网站等平台,上好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思政课。此外,该校还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和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已举办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和教学研讨活动十余次,参与教师达数百人次,有效推动了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思政课育人工作中,赣州职业技术学院注重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该校不断完善思政课工作体系,建立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同时,该校还注重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培训和学习交流等方式,打造了一批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据统计,目前该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达到3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达到60%,为思政课的优质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行走的思政课”不仅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理论的理解,更让他们在行走中感受到了思政课的魅力。赣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更为新时代思政课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借鉴。接下来,该校将继续深化思政教育改革创新,努力构建更加完善的思政育人体系,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更大力量。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