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杨兰报道:沃野流金季,丰收正当时。稻浪翻滚,硕果盈枝,满园飘香,百姓的笑脸如花绽放,丰收的喜悦在田间沃野蔓延。这多彩的赣南“丰”景里,有着农民的辛勤汗水,也有着邮储银行赣州市分行的金融支持。邮储银行赣州市分行把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发展摆在首要位置,深耕赣南红色沃土,倾斜金融资源,强化金融供给,优化金融服务,为地方乡村振兴、农业增效、农户致富注入不竭动力。
点亮甜蜜致富梦
在兴国县潋江镇,葡萄种植大户李文刚的甜蜜梦想因邮储银行赣州市分行的支持而更加触手可及。他经营着100余亩的葡萄园,今年计划将其改造成综合性农庄,提供采摘、休闲和旅游服务。然而,资金不足和葡萄运输难题让他犯了难。该分行得知后,主动上门服务,为李文刚量身定制了“抵押+信用贷款”综合授信方案,并提供了“极速鲜”速递专属服务。不到半天,50万元贷款便到账,助力农庄改造,同时邮政速递服务保证了葡萄的新鲜送达。邮储银行的金融支持和邮政速递的高效保障,为葡萄园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为进一步优化客户体验、提升金融服务质效,邮储银行赣州市分行充分发挥邮银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作用,不断健全完善协同及信息共享机制,组建了“客户经理+网点”的一对一服务模式,通过“整村推进”方式积极对接产业群体,全方位推进融资E贷款、信用村信用户开发、寄递业务等惠农合作项目,助推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截至目前,该分行通过邮银协同投放贷款超11亿元,惠及客户超1.1万人次;其中2024年邮银协同投放贷款超4亿元,惠及客户4100余人次。
金融护航粮归仓
位于崇义县的新视野农业有限公司的大米加工车间,机器轰鸣,稻谷经过层层加工,最终蜕变成晶莹剔透的大米。公司负责人王贤楷对邮储银行线上抵押贷款赞不绝口,通过手机操作完成贷款申请,节省了大量时间。该公司是一家集种植、加工、销售及休闲农业开发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农业综合型科技企业、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也是省农产品50强企业品牌。在丰收旺季,邮储银行赣州市分行了解到王贤楷准备再收购1800吨稻谷,但流动资金紧张。客户经理迅速行动,为他推荐了“抵押e贷”产品,及时发放贷款635万元,让他有充足资金收购稻谷。
据悉,在粮食丰收的关键时期,针对企业和农户用款时间短、频率高、需求急的特点,邮储银行赣州市分行深入开展“金色赣鄱,贷动收粮”专项活动,组建金融服务队,加大与当地农业和粮食部门的对接,积极走访粮食收购、生产加工企业及粮食种植大户,充分发挥“极速贷”“产业贷”等线上产品服务优势,为客户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开辟粮食服务绿色通道,全力保障收粮时节有钱收粮、颗粒归仓,确保不误农时、不误农需。
脐橙园里话丰收
在寻乌县澄江镇,脐橙种植户蓝永胜的果园丰收在望。他种植脐橙多年,规模近30亩。然而,近期果园的虫害防治和人工雇佣费用让他忧心忡忡。邮储银行赣州市分行辖内寻乌县支行“兴农队”在村里举办推介会,蓝永胜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往,希望找到解决资金短缺的方法。推介会上,客户经理详细介绍了“极速贷”和“产业贷”等金融产品,吸引了果农们的极大兴趣。现场为12名果农成功发放了200余万元的贷款,蓝永胜当即获得了21万元“极速贷信用(线上)”贷款资金,资金的及时到账让果农们立即投入到果园管理中,确保了果园的丰收。
邮储银行赣州市分行积极开展“百行千场”小额贷款专项活动,加大与农业农村局、果业服务中心以及特色产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平台的走访对接,获取并筛选重点行业客群信息。该分行辖内各县(市、区)支行组建“兴农队”联合镇村召开推介会,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户需求,宣传惠农政策,并现场受理贷款申请,持续做好服务跟进,确保金融服务精准高效、有效触达。自活动开展以来,已举办推介会近170场,覆盖3700余人次,收集意向资金需求超亿元。目前,已发放贷款超4000万元,惠及近150位客户。
以金融之笔,绘丰收之景。未来,邮储银行赣州市分行将不断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下沉金融服务重心,将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更广阔的田野,为广大客户提供有温度、有速度、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持续将金融力量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为赣南大地的丰收画卷添上更绚丽的色彩。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