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张雅雯报道:赣州城投集团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按照集团“1135”总体要求,持续深化“建强”党建品牌建设,努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赣州城投集团党委“建强”党建品牌,以集团员工省劳动模范杨建强同志为先进典型,深入挖掘杨建强同志抓队伍、管项目的过硬本领和优秀品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树立“建强”思维。“建”是主责主业,“强”是企业目标,围绕“建强项目、建强品牌、建强队伍、建强服务”四项建强,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书写了赣州城投集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建强项目,深耕城市建设“责任田”
赣州城投集团作为城市建设主力军,聚焦主责主业,立足项目建设,始终树牢“项目为大、项目为要、项目为王”理念,通过成立临时联合党支部、打造“建强”工作室、组建“建强”工作队,凝聚参建各方力量,引导党员在项目建设中勇挑重担,用“城投速度”与“城投品质”写好城市高品质建设文章。今年以来,赣南大道快速路四标、东江源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等6条快速路顺利通车,赣州中心城区快速路及连接线总里程突破120公里。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人才小区完成一期240余套人才房顺利交付;赣州市全民健身中心(一期)、市中医院新院建设项目、党性党风党纪教育馆、人才小镇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顺利完工。市委党校新建学员综合楼建设项目荣获2023年度杜鹃花奖,凤岗中学异地新建项目、迎宾大道绿化及市政配套工程获2023年度江西省优良工程奖,综合文化艺术馆项目部获“江西省工人先锋号”。
建强品牌,唱响实干担当“最强音”
按照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要求,赣州城投集团党委深化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加快形成“4+1+N”产业布局【即建筑全产业链(含水利)、贸易、地产、生态环保和资产管理运营,积极培育开拓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新材料、新能源充电建设运营等其他业务】。坚持党建与业务“一盘棋”谋划、“一张图”推进,持续培育子公司党建品牌,丰富“建强”党建品牌内涵,构筑集团高质量党建品牌的亮丽风景线。
在建筑产业板块打造城投建筑全产业链品牌。归集整合资产资源,着力打造涵盖设计咨询、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的建筑全产业链。成功申报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房屋建筑工程一类及人防工程图审乙级资质。在建材贸易板块打造城投供应链品牌。以建材贸易为基础,加速推进多元化贸易类型,成功向云南、四川、陕西等地拓展钢材、管材、煤炭等新业务,与海螺水泥、金一电缆、大汉集团等国内省内知名厂商、供应商的合作,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在地产开发板块打造城投地产品牌,滚动开发星洲湾别墅、星洲湾·九境、星洲·九樾、星洲·文昌府、星洲·云境等精品项目,打造城投名片,提高城市品位。在生态环保板块打造城投环保品牌,擦亮“绿色招牌”,加速环保主业布局。加快推进中国稀金谷洋塘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项目;成功中标赣州市市直单位能源费用托管项目,中标金额8.39亿元。今年以来新增环保领域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在资产运营板块打造城投服务品牌,持续做好资产管理和运营,做到“线上信息化、线下网格化、管理制度化、服务精细化”,积极盘活闲置资产,发挥资产效益。在新业务板块打造新的盈利增长点品牌,与华为公司在赣州市率先建成最大规模全液冷超充站,投产运营新能源充电站,打响“虔易充”新能源充电服务品牌,受到客户和同行的高度认可。
建强队伍,锻造堪当重任“主力军”
引凤聚才,筑就人才高地。通过公开招聘、组团赴高校招聘等活动,多渠道、多形式打通人才引进通道。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与柔性引进的博士共同研发环保领域技术。搭台育才,点燃成长引擎。坚持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提升,持续办优办好“企航”(启航、助航、远航、领航、智航)系列培训,实现系统化分级培训体系全员覆盖。搭建赣州城投大讲堂、“享·悦读”读书分享会两大分享平台,引导中层人员、业务骨干走上讲台和舞台经验分享。服务留才,激活人才活水。以市场化激励为导向,建立子公司分类模型,优化子公司经营班子薪酬绩效体系,加强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建立经营业绩和目标任务双重考核机制,实现薪酬分配与业绩考核结果强挂钩。用好人才驿站,专设“人才管家”,做好人才服务。集团荣获全市人才工作评选“优秀组织奖”,人才创新创业短视频《城市“治污人”》荣获全市三等奖。精准用才,提升人才效能。创新市属国企干部选任方式,开展子公司正职岗位“揭榜挂帅”工作,打破论资排辈,15名管理人员“揭榜”竞聘,8名管理人员竞聘上岗。深化人才盘点结果,绘制人才地图,提升集团人才“引育留用”的科学性。
建强服务,构建服务保障“全链条”
赣州城投集团党委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全力以赴促转型、惠民生、优服务,团结一心、拼搏奋斗,以实际行动展现国有企业“顶梁柱”的责任与担当。
服务大局有力量,聚焦“三大战略、八大行动”,2024年,由赣州城投集团负责实施的城市能级提升项目、提高民生品质项目共25个,项目总投资273.36亿元。大力推进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人才住宅小区、星洲萃苑人才小镇等项目建设,助力赣州市“筑巢引凤”。服务社会有担当,助力乡村振兴,每年拨付项目帮扶资金,常态化开展消费帮扶活动、“启明星·助学筑梦”特色教育帮扶活动,关爱定点帮扶村困难家庭儿童。落实“虔心建”国企党建联建工作要求,与市自然资源局、中建一局、蓉江建投联建共建,通过理论联学、活动联办、队伍联建、发展联促,实现双方资源共享、深化交流合作。服务职工有温度,党建带群团建,发挥工会、妇联、团委、关工委等群团组织联动作用。打造“1+11”工会品牌,开设球类、瑜伽、八段锦等兴趣小组课程,丰富干部员工8小时外生活,成功举办集团二十周年系列活动,营造城投“家文化”,凝聚城投“家力量”。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