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刘飞龙、李健超报道:信丰县小河镇围绕破解流动党员信息掌握难,活动开展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积极探索实施规范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方法路径。细化关键举措,创新培训方式,完善服务配套,持续落实双线联动、两地互牵工作机制,引导流动党员主动“找组织、亮身份”,在招才引智和招大引强的第一线当先锋、做表率。
摸清底数强管理,确保流动党员“流而不失”。建立《小河镇流动党员管理台账》,对每名流动党员登记造册,做到进出有数、去向有底,截至目前,全镇共排查流动党员166人,其中省内流动36人,省外流动130人,在广州地区流动86人。建立镇干部、村“两委”成员与流动党员“一对一”结对联系制度,常态化通过微信、电话等同流动党员保持联系,开展谈心谈话,掌握流动党员思想动态。落实党内关怀帮扶要求,定期对有困难的流动党员及其家庭进行帮扶慰问。
教育培训强党性,确保流动党员“流而有学”。落实“双线联动、两地互牵”工作机制,以党支部为单位搭建“微”平台,组建流动党员学习群,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常态学习。依托小河镇驻广州市番禺区流动党支部,在广州等流动党员集聚地区,常态化开展组织生活,发动流动党员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103人,参加志愿服务186次。每逢节假日利用流动党员返乡之际,镇村召开座谈会、集中学习会。开展异地送学活动,为在外流动党员寄送学习书籍200余本,确保流动党员不漏学、不缺课。
作用发挥建新功,确保流动党员“流而有为”。发挥小河镇驻外流动党支部在“双招双引”方面作用,提供招商信息16条。与广东省江西信丰商会流动党支部、广州市番禺区沙头街榄山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3次,开展参观学习活动6次。实施归雁工程,鼓励有能力、有想法的在外流动党员回乡发展,通过小河镇“一村一品”人才项目招引流动党员回乡发展11人,认领人才项目5个,推动流动党员不断亮身份、显担当。
下一步,小河镇将持续抓实流动党员队伍管理,提升流动党员管理质效。加强教育管理,按照“实际、实在、实用”原则,安排流动党员教育内容,以增强党性教育为重点,真正使流动党员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深化结对交流,持续深化村“两委”成员、社区干部与流动党员建立“一对一”结对联系机制,及时了解流动党员的思想动态,为流动党员在外干事创业提供服务保障。优化组织设置,在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立流动党小组,推荐在外有能力,有想法的能人担任党小组长,为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