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王馨文报道:11月6日,记者从赣州市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赣州市细化责任、强化保障、创新举措,产改工作成效进一步凸显,在全省2023年度产改督查考核中获评“好”等次。
紧扣中心大局,建功立业更加出彩。围绕省“1269”和市“7510”行动计划组织开展“振兴杯”“天工杯”“虔能杯”等赛事,在全省率先举办综合性职业技能竞赛。承办全省第二届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赣州团体总分位列全省第一。举办赣州市“虔能杯”技术创新运动会和赣州市“五小”活动优秀成果展,选树10家“五小”活动优秀组织单位、15个先进操作法,职工群众首创精神进一步迸发。
加强技能培训,素质提升更加全面。推行“企业下单、培训机构接单、劳动者点单、政府买单”的职业技能培训,2023年以来培训10.74万人。命名5家“赣州市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培训基地”,全市技工院校达到18所,“双师型”教师在专业课教师中的占比列全省第二。建成江西省唯一的国家级稀有金属市域产教联合体,全市各级职业院校与600余家企业开展合作,共建产业学院39个、订单班105个。大力推动企业自主评价。截至2023年底,赣州市已备案企业自主评价机构42家(其中规上企业29家),企业自主评价899人。
提高社会地位,内生动力更加强劲。市级“两代表一委员”中均有一定数量的产业工人。把各级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党管人才统筹考虑,各类认定的技能人才可比照政策享受津贴、就业创业扶持、住房、子女入学等待遇。目前赣州共培育赣鄱工匠4人、江西省能工巧匠17人、全国技术能手6人。2023年选拔20名“赣州工匠”,并给予一次性奖励。2023年、2024年全国、省、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产业工人达127人,占比超60%。
壮大职工队伍,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吸引更多青年加入产业工人队伍,搭建校企对接平台,组织赣州市重点企业入校开展专场招聘活动,2023年以来全市举办线下高校招聘活动近80场,达成就业意向超过2万人。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实施“求学圆梦”行动,把农民工培养成高素质现代产业工人。目前,全市新就业形态领域有工会组织276个,会员7.7万余名。
做实权益维护,职工福祉更加殷实。积极开展根治欠薪行动,2023年以来全市共处理欠薪案件超2000件,帮助1万余人追回工资等待遇超1.3亿元。推动“法院+工会”诉调对接工作,瑞金市总工会在线调解劳务合同纠纷案被最高人民法院列为在线多元调解八大典型案例之一。出台《赣州市补充工伤保险办法》,进一步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合作社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纳入补充工伤保险参保范围。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