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谢京报道:11月9日,追忆黄今言先生学术人生座谈会在赣州章江宾馆举行。来自国内秦汉史学界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黄门弟子及再传弟子,以及黄今言先生家属代表等近60人参加会议。
会上,秦汉史学界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以及黄今言先生家属代表先后发言。他们深情回顾了和黄今言先生在日常工作、交往中的点点滴滴,对黄今言先生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格、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执着的学术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和评价,高度肯定了黄今言先生在推动国内秦汉史研究中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大家一致认为,黄今言先生作为一名秦汉史学家、教育家,他的学术成就、学术思想、学术方法对中国秦汉史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力推动我国秦汉史研究领域的发展,诠释新时代教育家的精神和史学家的家国情怀。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邬文玲表示,黄今言先生是著名的秦汉史专家、历史学家、教育家,在秦汉赋役制度、军制史、经济史、三农问题等领域,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方法,提出许多新观点、新见解,对史学界影响甚大。他的学术精神是后人学习的楷模,应将他的学术思想、学术方法接续传承好,推动秦汉史研究。
黄今言,中共党员,1937年11月出生于江西赣州石城,全国知名的秦汉史专家、历史学家、教育家,长期致力于秦汉史研究。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5项,海外合作课题1项。已出版的学术专著有:《秦汉赋役制度研究》(1988年)、《秦汉军制史论》(1993)年)、《中国军事通史·东汉卷》合著(1998年)、《秦汉江南经济述略》主编(1999年)、《秦汉经济史论考》(2000年)、《秦汉商品经济研究》(2005年)、《秦汉史丛考》(2008年)、《秦汉史文存》(2016年)、《汉代农业社会诸问题研究》(2024年遗著)等9部。此外,先后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中华文史论丛》、《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经济、军事史系列学术论文90余篇。著述合计300余万字。这些论著刊发后,除了有同行的多种书评外,另在《中国史研究动态》、《新华文摘》、《高校文摘》、《历史年鉴》、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和《经济史》以及有关网站等多被全文转载、摘要或刊介主要观点。其中有的在韩国的《庆北史学》,日本的《东洋史研究》、《东方学》、《中国史研究月刊》、《骏台史学》等多家外文刊物转载、介绍或引征观点。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