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毛晓丹) 为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进一步优化教学成效,深化校际合作与交流,促进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近日,赣州市委教育工委委员、赣州一中党委书记陈智钢带领赣州一中副校长刘诚和教师团队,走进定南第二中学,开展“送教送研”活动。
参观交流,共谋发展
活动伊始,定南二中的校领导对赣州一中的“送教送研”团队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在两校的不断深入交流和学习中,赣州一中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将最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带到了定南二中的课堂,不断提升两校的教科研水平,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随后的交流座谈会上,两校领导就各自学校的办学历史、现状及特色教育成果进行了深入的分享与交流,共同表达了加强校际合作、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烈意愿。
课堂展示,思维碰撞
赣州一中的教师各展所长,为定南二中的学子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示范课。
刘芹老师的《电容器的电容》一课,以“矿泉水瓶除了装水还能装什么”这一生活问题为引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矿泉水瓶的放电现象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整节课以实验为核心,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探究实验结论,获取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刘美欣老师的“铁盐和亚铁盐”课程,则通过探究铁肥的变质情况这一真实情境,将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检验与相互转化两大知识点有机融合,不仅帮助学生解决了实际问题,提升了核心素养,还通过丰富的分组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
肖彦老师在讲授《植物生长素》时,紧跟生物高考的最新趋势,以教材中的经典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实验、得出结论。他更是大胆创新,设计了一系列探究性实验,如探究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植物生长素的奥秘,提升生物学科素养。
评课交流,共促成长
听课结束后,各学科组分别进行了集中评课交流。送教老师们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后反思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而听课的教师们则畅所欲言,围绕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学生活动、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大家不仅分享了彼此的教学经验和心得,还就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目标和内容布局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整个评课交流过程充满了深度、广度、温度和气度,教与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此次“送教送研”交流活动不仅为两校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也为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和高效利用、优化教学成效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它像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教师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他们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追求、不断探索、不断前行。未来,赣州一中与定南二中将继续携手并进、共绘教育的美好未来。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