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谢彬、记者廖云萍报道:近日,于都县应急管理局积极响应赣州市应急管理局的统一部署,深入推进电气焊数字化监管平台“一件事”改革,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电气焊作业从“以人管人”向“以码管机、以机管人、以智管焊”转变,全面提升电气焊作业的全链条安全管理效能。
精心策划促升级,全程推进“一件事”。为实施电焊机“加芯赋码”,于都县应急管理局借助北斗物联网技术,实现定位开机,强化人机绑定,防止无证作业。建立“一对一”精准服务机制,网格员对接焊工,加速推进设备升级改造。科学安排安装,分片集中作业,确保高效推进。此外,为网格员、焊工作业人员提供24小时技术答疑,助力申报审批。据悉,全县897台电气焊机“加芯赋码”,实现全覆盖无遗漏。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肖锡祥介绍:“‘监管平台’将根据电气焊机的型号、出厂序列号等信息生成电气焊机唯一编码,实现焊机‘一机一码’身份认证;利用北斗物联网定位,24小时全天候监控设备实时状态:对焊工身份信息、特种作业证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实现焊工、焊机‘人、证、机’三位一体。”
动态监管严执法,全面织密“一张网”。于都县应急管理局通过多轮督查,全面摸排电焊机信息,实地核查设备台账、改造情况及人员持证,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实现“应改尽改、应装尽装、应培尽培”。日常巡查中,电焊机“加芯赋码”及人员持证成为必查项,严厉打击非法作业。同时,利用监管平台,对安装“芯片”的设备实施实时定位、风险预警,提升监管精准度。自12月22日平台运行以来,已出动执法人员32人次,检查点位26处,发现并整改隐患36项,整改完成率100%,电气焊安全监管成效显著。
宣传培训强服务,全力保障“一群体”。于都县应急管理局强化电气焊作业安全宣传,广泛张贴“十不准”“十严禁”,公开曝光典型违法案例,全面提升企业负责人与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线上线下联动,开展电气焊安全培训,指导培训作业人员、网格员达368人次,普及安全常识。针对县域外培训考核不便问题,于都县应急管理局积极协调,引入专业第三方培训机构,在于都本地举办6期动火作业培训班,累计培训420余人,为企业节省大量费用,近60万元。
下一步,于都县应急管理局将继续深化电气焊数字化监管“一件事”改革,不断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创新模式,持续推动电气焊作业安全监管水平再上新台阶。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肖锡祥表示:“我们将继续聚焦电气焊违规作业、无证上岗、人机失管等突出问题,搭建动火作业数字化‘两库两平台’,即焊工库、电气焊机库、动火作业审批平台、动火作业管理平台,实现电气焊作业的全链条监管责任落实,严厉打击违规动火作业行为,坚决遏制动火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