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 陈慧、叶莉丽)2024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文件(国市监检测复函〔2025〕126号)正式批准原国家油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江西)正式更名为国家富硒与油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江西)(以下简称“中心”),标志着全国第二家国家级富硒质检中心正式落户赣州。
此举不仅是对赣州乃至江西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肯定,也为全国相关产业的品质提升和技术创新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年来,中心始终秉持“服务企业、促进发展”的宗旨,不断从“检”“研”入手,深度聚焦“检验检测、科研创新、标准引领、品牌塑造”四大核心职能,累计为区域内企业及经营主体提供了超过24000批次的精准检测技术服务,惠及技术人员培训超过3400人次。
赣州作为南方地区至关重要的生态屏障,以其独特的绿色自然资源优势,孕育了富硒产业,“赣南硒品”声名远扬。国家、省、市层面相继出台了支持富硒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赣州积极将富硒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在做优基地、做大龙头、做强科研、做特产品、做亮品牌、做实融合上持续发力,富硒产业少变多、弱变强、老变新,产业链条推陈出新、环环相扣,形成欣欣向荣之势。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关心和省市两级大力支持下,中心于2024年7月应运而生。
中心拥有现代化实验室,配备高精尖仪器设备和高素质人才队伍。检测能力覆盖了富硒产业链90%以上产品,涵盖了近100个大类6000余项检测项目;与国际顶尖检测机构签订了国际互认合作协议,检验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服务范围覆盖全国近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获批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油茶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随着一项项支持政策落地落实,一批批技术成果加速转化,赣南富硒产业迎来了大发展。截至目前,“赣南硒品”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注册富硒商标208件,认证富硒农产品认证1162个,培育涉硒经营主体600余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3家),认定涉硒的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圳品、深圳农场共61个,均位居全省第一。
中心落户如何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准脉搏、做优服务是破题之解。
2023年,得益于中心的全方位扶持,赣州富硒产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综合产值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全省富硒产业综合产值更是飙升至800亿元,全国范围内富硒产业的市场规模也已超过3000亿元。
这一系列辉煌成就的背后,是中心不懈努力与精准施策的结果,也是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解。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中心主动深入企业一线,进行“一对一”的质量状况调研,精心绘制产业地图和质量瓶颈图谱,精准查找产业链中的质量问题,并分级分类梳理形成质量问题清单。在此基础上,中心制定了差异化的服务方案和技术支持措施,逐步构建起质量提升的长效机制。
在芦笋富硒营养强化方面,中心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通过持续不断的检测和试验,成功稳定了芦笋可食用部分的硒含量,并制定了地方标准《设施芦笋富硒营养强化技术规程》。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富硒芦笋大规模生产的难题,还助力企业获得了有机产品认证和粤港澳菜篮子基地认证,有力带动了当地农户的增产增收。
针对我省富硒大米企业面临的工艺不成熟与产品单一问题,中心深入探究硒元素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优化有效保持技术,推动企业开发出高蛋白、高硒含量的大米制品及大米蛋白制品。这一创新不仅推动了富硒大米的精深加工及蛋白应用,还形成了1项标准化生产适度加工技术,建立了1条精深加工生产线。这些努力直接助力企业年增收0.2亿元,产品年产量达到4000吨,年产值高达1.5亿元。
此外,中心在整合优势资源方面也下足了功夫。他们邀请富硒行业内的知名专家,为驻市高校专家代表、科研院所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富硒标委会委员以及富硒企业代表等共计140余人举办了富硒专题知识讲座。通过深入实施科研项目,中心已成功推动49项科研项目立项,荣获省科技厅成果登记8项,发布相关标准30余项,发表专业论文29篇。这些成果为富硒产业的标准化、品牌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产业发展不停歇,创新服务无止境。从检测台到生产线,从实验室到大农田,强化技术支撑,赋能产业发展,中心在行动。如今,中心不断加大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力度,持续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服务水平,以技术赋能和创新驱动为核心,为地方企业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技术支撑和质量保障,为赣州乃至江西的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