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 白思慧)近一个月来,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结核科成功完成了3例难治性气胸胸膜瘘封堵手术,该技术是选择性地将通向胸膜瘘口的支气管可逆性封堵,以阻断胸膜瘘口的漏气量,使患侧肺复张并加速胸膜瘘口愈合。
这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相对安全的支气管镜介入技术。特别适合于无法外科手术的难治性气胸患者,它的应用为赣南地区难治性气胸患者带来福音。
患者吴大叔,63岁,曾在年轻时患过肺结核并接受了一年的抗结核治疗。2023年,他再次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并在当地医院被确诊为肺结核。尽管接受了半年多的药物治疗,但症状并未缓解,且出现了利福平耐药的情况,被确诊为耐药肺结核。
入院后,经过肺部CT检查,医生发现吴大叔的左侧胸腔内有大量气体,肺组织被压缩约80%。随后,该院结核科医师团队为吴大叔进行了电子支气管镜探查及支气管造影,并成功完成了胸膜瘘封堵手术。
罗阿姨,62岁,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气胸,置入胸腔闭式引流管,但20余天后复查发现肺部仍压缩80%。转入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后,结核科医师团队为她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1月14日,团队为罗阿姨进行了电子支气管镜及胸腔镜联合探查,成功确定了瘘口部位,并完成了封堵手术。
刘大叔因气胸入院,长期佩戴胸腔闭式引流管长达1年,胸部CT提示肺组织压缩达70%。该院结核科医师团队为刘大叔进行了电子支气管镜探查及支气管造影,通过造影剂的注入,精准定位了瘘口部位,并成功完成了胸膜瘘封堵手术。
【延伸内容】电子支气管镜下胸膜瘘封堵术是一种先进的治疗手段,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封堵剂临时封堵引流的支气管,从而迫使相应肺叶或肺段的胸膜瘘口不再漏气。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封堵剂的选择和瘘口引流支气管的准确定位。
封堵剂的选择多种多样,包括支气管塞、肺减容活瓣、膨胀海绵以及自身全血+凝血酶等,这些封堵剂在临床应用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准确定位胸膜瘘口的引流支气管对于手术成功至关重要。该院结核科医师团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寻找瘘口,相比传统球囊探查更为精准、便捷,且创伤性小,患者耐受程度高。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