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 杨轩荣、王馨丽)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信丰县文化广电旅游局、正平镇人民政府联合县文化馆、正平商会等单位,在信丰县正平镇成功举办了2025年“我们的节日”暨“学雷锋精神 树文明新风”主题活动。
活动伊始,正平镇政府特别邀请了正平镇“信丰好人”梁丁妹、刘乙生进行主题宣讲。梁丁妹经营“孝老食堂”已有五六年,为解决村里老人“做饭难、吃饭愁”的问题,她不仅提供价格优惠的餐饮服务,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门。她还成立了工艺品就业帮扶车间,让村里的老人不仅能吃饱饭,还能有事做,增加收入。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老人的关爱,践行着雷锋精神里无私奉献的一面,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
刘乙生作为党员,始终将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正平镇是劳务输出大镇,学校里较多留守儿童。在从事教师职业时,他经常到留守儿童、困难儿童家庭走访、慰问。当看到一些孩子家庭困难时,他还带头捐款,和同事一道走访企业,联系企业家,动员他们为留守儿童、贫困学生解忧排难,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困难,每年都能争取捐款8000元以上。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为留守儿童遮挡生活的风雨,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在宣讲过程中,他们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真挚深厚的情感,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践行雷锋精神的点点滴滴。这些看似平凡却又充满力量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他们的事迹让大家深刻认识到,雷锋精神并非高不可攀,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微行动中,只要有心,每个人都能成为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他们的宣讲在现场引发了强烈的共鸣,不少群众在聆听后表示深受鼓舞,内心被深深触动。一位现场的居民感慨道:“以前觉得雷锋精神离我们很远,今天听了他们的故事,才发现原来好人就在身边,雷锋精神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里。他们做的事虽然平凡,但却充满了力量,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在生活中多帮助他人。”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在正平镇营造了浓厚的学雷锋氛围。它不仅让雷锋精神深入人心,更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志愿服务、践行雷锋精神的热情。文明新风吹遍了正平镇的每一个角落,向善向美的力量在这片土地上不断传递和生长。
下一步,正平镇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雷锋活动。通过将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更多人认识到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激励大家积极参与到学雷锋活动中来。正平镇期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向善向美成为信丰人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建设文明和谐的信丰贡献正平力量。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