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 邓清)为积极弘扬科学家精神,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全方位提升学生科学素养,近日,信丰县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教育专委会走进志和中学,一场别开生面、精彩纷呈的科普讲堂进校园活动热烈开场,在校园里成功掀起了一阵探索科学的澎湃热潮。此次大会由学校副校长卢青山主持。
活动伊始,信丰县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教育专委会主任邱金辉、副主任陈厚山、老科协教育专委会初中组组长陈斌以及会员朱向阳等嘉宾亮相。他们在科普教育领域经验丰富、成果卓越,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播。
活动现场,信丰县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教育专委会会员朱向阳老师宛如一位神秘的“科学魔法师”。凭借着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积淀,朱老师把复杂晦涩的科学原理,巧妙融入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验中,以最直观、最精彩的方式呈现在同学们眼前。
“敲钟磬响”实验开启了一场奇妙的音乐科学之旅。朱老师轻轻敲击编钟与石磬,空灵美妙的声音瞬间在空气中悠悠回荡。同学们沉浸在这悠扬乐声里,同时也了解到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乐器,发声原理各有不同,正因如此,声音的频率与音色才如此丰富多变。其次亮相的是“声碎酒杯”实验,朱老师对着特制酒杯,发出特定频率的声音,只见酒杯在声音的持续作用下,竟缓缓出现裂纹,紧接着“砰”的一声脆响,酒杯碎裂。这极具震撼力的一幕,瞬间紧紧抓住了同学们的目光,现场惊呼声此起彼伏。就在同学们沉浸在奇妙之中时,朱老师适时讲解声音共振原理,让大家清晰认识到,声音并非仅仅是耳边的响动,还蕴藏着超乎想象的强大能量。“断木挑水”实验充满神奇色彩,一根看似已然断裂的木棍,在朱老师的巧妙操作下,竟稳稳当当地挑起一桶水。同学们纷纷瞪大眼睛,脸上充满疑惑,朱老师笑着揭秘,原来这是充分利用了物体的重心和杠杆原理,才让断木发挥出完整木棍的功效。“发声铝棒”实验中,朱老师摩擦铝棒,奇妙的声音随之响起。随着摩擦速度与力度的改变,声音也高低起伏。同学们在感受声音奇妙变化的过程中,轻松学习到声音产生与传播的相关知识。
“惯性跳球”实验趣味盎然,一个小球放置在小车上,当小车突然停止,小球却因惯性继续向前跳动。同学们踊跃参与互动,亲身感受惯性的神奇,现场气氛热烈非凡。“一口气吹塑料袋”环节充满挑战与欢乐,朱老师邀请同学们上台尝试,看似轻而易举的任务,却难住了不少同学。而朱老师轻松一吹,塑料袋迅速膨胀起来。借此机会,朱老师讲解大气压强知识,让大家深刻领悟到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最后,“马德堡半球实验”将活动推向最高潮。两个紧密贴合的半球,在抽去内部空气后,两组同学使出浑身解数,却怎么也难以将它们拉开。这一直观的实验,让同学们对大气压强的巨大力量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此次科普讲堂进校园活动,离不开信丰县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教育专委会主任邱金辉、副主任陈厚山的精心策划,朱向阳老师的精彩演绎更是让活动熠熠生辉。一系列科学实验展示节目,让同学们近距离领略到科学的神奇与魅力,成功点燃了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与探索欲望。
信丰县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教育专委会明确表示,未来将持续发力,开展更多此类科普进校园活动,为学生们带去更加丰富多彩的科学体验,全力助力青少年科学素养稳步提升,为培养未来科技人才添砖加瓦。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