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 袁萍)近日,信丰县陈毅希望学校成功举办了以“科技中国 一起‘趣’探索”为主题的第六届校园科技节系列活动。此次活动创新采用沉浸式体验、项目化学习和跨学科融合的方式,让科技创新的种子深深扎根于每一个孩子的心中。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积极参与到各项科技项目中。此次科技节还获得了各界领导和教育同仁的大力支持,信丰县教体局党组成员、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黄诗春,赣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陈永林,江西财经大学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主任、教授吴穹,赣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博士罗强,信丰县科协副主席肖莹莹,信丰县老科协、学校五老工作室负责人、信丰县物理名师朱向阳,以及全县兄弟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亲临现场,共同见证孩子们在科技世界里的奇妙探索。
科技节开场,校园瞬间化作创意的海洋。同学们头戴或身披亲手制作的科技风帽子、披风,仿佛是从科幻世界走出的小小探险家,为校园增添了满满的科技未来感。主题签名墙前,嘉宾们纷纷留下名字,定格美好瞬间;精心打造的拍照打卡点,成为同学们分享喜悦的热门地。
科创绘画展上,同学们用绚丽的色彩描绘出中国科技的耀眼成就,从浩瀚宇宙到深邃海洋,每一幅画都是对祖国科技力量的礼赞;科创手工展中,大家围绕大国重器精心制作的手工作品,仿佛是通往科技核心的钥匙,带我们解锁其中的奥秘;科创焕彩展上,废弃物在同学们的奇思妙想与灵巧双手下,化腐朽为神奇,成为一件件创意满满的作品,生动诠释了科技与环保共融共生的美好愿景。
升旗仪式后,《就是哪吒》的开场舞与航模飞行表演酷炫登场,科技元素满满的人偶和机器狗等惊喜亮相,瞬间将现场气氛推向沸点。领导的致辞、嘉宾的发言,为同学们的科技探索之路指引方向。颁发聘书、表彰学生制作的优秀科技,是对同学们努力的肯定,更是激励他们前行的动力。学生实验展示、博士讲科学与疯狂实验秀,使大家得以亲身触摸科学的神奇魅力,惊叹与掌声交织,如潮水般涌动不息。在无人机悬挂条幅、礼炮轰鸣中,科技节正式开启,希望的火种在每个人心中点燃。
科普课堂同样精彩纷呈。“科学之趣”课堂上,朱向阳老师带领六年级同学在多媒体教室穿梭于科学的趣味丛林;赣南师范大学博士在录播教室为四年级同学带来“科学之美”的奇妙课程,让同学们领略科学的独特韵味。
最后各年级同学们轮流参展,沉浸式体验第三方项目。无论是紧张刺激的竞赛,还是考验协作的团体项目,大家都积极投入,在科技的天地中尽情探索、成长,共同编织着属于未来的科技梦想。
此次科技节,是一场科技与梦想的碰撞,是一次探索与创新的启航,它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对中国科技的热爱,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种子。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